艾森豪威尔传-(美)斯蒂芬·安布罗斯著.pdfVIP

艾森豪威尔传-(美)斯蒂芬·安布罗斯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艾森豪威尔传 第一章 阿比林、西点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引子】 1890年10月14日,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出生在得克萨斯州丹尼森市一幢紧邻铁 轨、又小又旧的出租木屋内。他是戴维和艾达.艾森豪威尔的第三个儿子。这对夫 妇都是信守基本教义的门诺教(译注:16世纪起源于荷兰的基督教新派,反对婴儿 洗礼及服兵役等,主张衣着朴素,生活节俭。)徒,也是和平主义者。戴维是个自 食其力的普通百姓,曾在堪萨斯州的霍普市用父亲的遗产开了家杂货店,只是这家 店后来关门大吉。1891年,他移居堪萨斯州阿比林市,通过亲戚的介绍,在贝尔. 斯普林斯乳品厂当机修工。艾森豪威尔一家人最初踏上阿比林火车站的月台时,戴 维囊中只有区区10美元的积蓄。 一家人住在南东四大街201号的白色双层小楼房内,整个院落占地三英亩。戴 维与艾达养育了6个儿子,亚瑟(生于1886年)、埃德加(生于1889年)、德怀特 与罗伊(生于1892年)、厄尔(生于1898年)和米尔顿(生于1899年),个个身强 体壮。艾森豪威尔一家在镇上颇受众人尊重,但称不上有名,因为戴维既无公职, 亦非社区的领袖人物。然而一家人颇能知足常乐。艾森豪威尔夫妇生活节俭,但两 人却有着一片望子成龙之心。 “我后来发现自己家其实很穷。”1952年6月4日,德怀特在阿比林市艾森豪威 尔博物馆(在其旧居的街对面)奠基仪式上说道,“但美国的光荣之处在于,我们 当时并不知道这一点。我们一直记得勇气过人的父母曾经说过的话,‘机会处处有 ,只要肯争取。’” 仔细想来,戴维和艾达夫妇其实并未积极争取那样的机会,而是将满心期望全 部寄托在了儿子们的身上。他们言传身教,要求孩子们诚实,自强,正直,敬畏上 帝,胸怀大志。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离开阿比林或堪萨斯州,在更为广阔的天地中 取得成功。有个孩子后来回忆道,当时父母给他们的感觉就是,“如果你守在家里 ,就会一直被当成孩子看待。” 敬拜上帝在艾森豪威尔一家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天早晚全家人都会跪 1 艾森豪威尔传 下来祈祷。饭前,戴维都会诵读《圣经》,祈求上帝的赐福。饭后,孩子们洗完碗 ,就会围着父亲听他诵读经文。 【阿比林、西点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孩子们白天很少见到父亲,因为他要在乳品厂从早上6点工作到下午6点。“在 生活中妈妈对我们的个人影响最大。”德怀特回忆道。艾达监督孩子做家务,准备 一日三餐,挑选和缝补他们的衣服,对他们或哄或夸,在家里维持一个轻松愉快的 环境。最小的儿子米尔顿说,“父母两人性情互补。母亲为人随和开朗,总是显得 很乐观,而父亲显得比较威严。” 在这个拥有6个男孩的家庭中,自然少不了相互比拼。谁工作完成得最好?谁 跑得最快,跳得最高,举重最厉害?谁能大声流利地诵读《圣经》?孩子们每天都 会进行各种较量。戴维和艾达鼓励这种竞争,激励他们力争上游。而孩子们也都个 个不甘落后,经常相互比拼,一分高下。 有一天,艾达正在厨房烤吃的,德怀特和埃德加就在房间里打了起来。哥哥埃 德加身体较壮,很快就骑在德怀特身上,给了弟弟一顿乱拳。埃德加喊道:“投不 投降?”德怀特喘着气答:“不投降!”哥哥抓住弟弟的头发,开始把他的脑袋往 地板上撞。厄尔急忙跑进来帮德怀特。站在烤炉前的艾达头都没回,只是冲厄尔吼 了一句:“别理他们。” 戴维鼓励儿子们不要服输,包括他们在跟别人家孩子较量时。德怀特记得,父 亲很不愿意见到自己的孩子被小伙伴打,在打架上吃亏。有天晚上戴维下班回家, 看到德怀特正被一个个头相近的孩子追,就问:“你为什么要被那孩子追着到处跑 ?” 德怀特回答:“因为我和他打架的话,不管是输是赢,你都会打我。”戴维马 上回答:“把那孩子撵跑。”结果德怀特果然做到了,凯旋而归。 19世纪90年代的阿比林属于美国中西部很典型的小城镇。年轻的德怀特从父母 身上学到的一切,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市民们提倡自力更 生。他们与外界的交往极少。政府在当地没有征收多少税,但也没有提供什么服务 。教育系统由市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