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一: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下教案
(2019年)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 了解西藏解放的过程。通过“人民解放军在进军西藏是为什么要采取‘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方针”的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组织观看《开国大典》等影片片断,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解放军迅速击溃国民党的军队。中国共产党的迅速胜利,说明了什么?(国民党的腐败使得它失去了民心,共产党取代国民党是民心所向。)渡江战役以后,解放军胜局已定,这时的中国共产党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能否收复尚未解放的国土、建立一个顺乎民意的全国政权。
筹建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请同学看书,找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以及与会代表代表了哪些人。
代表相当广泛,这与国民党的一党独裁形成鲜明对比。请同学看书,回答:
各党派、各阶层在大会上协商的成果有哪些?形成了什么文件?内容是什么?《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名称——国家的性质——
《共同纲领》的性质是——临时宪法。选举出什么机构?
确定了哪些国家的基本标志?开国大典准备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任命的总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分别是谁?
开国大典:
放录像: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请同学回答:对开国大典的观感。
教师解释54门礼炮象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进行的28年的斗争。请学生看几幅图片:
英舰紫石英号在1949年4月被解放军击沉;领事裁判权被取消,美国驻上海的领事被捕;解放军在北平的入城式在东交民巷列队通过等材料。
让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对列强的态度,跟1840年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对列强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情况思考:中国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跟以前的在以前历届政府中的地位有何不同?
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西藏和平解放:
请学生思考:西藏的战略地位如何?
西藏传统上的宗教领袖是什么人?达赖喇嘛。
在全国大陆的其他地方基本解放后,1950年,解放军开始向西藏进军。
请学生思考:人民解放军在进军西藏是为什么要采取“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方针,为什么?青藏高原地势险要,补给尤为重要;对西藏的解放跟对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同:必须以维护民族团结为重,以和平手段解决西藏问题是最明智的。1950年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
1951年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签署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协议;1951年10月,解放军和平进入拉萨,标志西藏和平解放。学生讨论: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什么?教师补充一段材料:
美国中情局在50年代的观点:
“中国是很强的,对自由世界构成威胁。但中国现在还不富,如果它富起来,威胁更大。要趁它还穷是,分割它。先把西藏分割出去,然后是新疆、内蒙、满洲,最后只剩下汉人的地盘,它的力量就小了。”本课小结
经过开国大典和对全国大陆领土的解放,中国共产党初步建立起一个新中国。
第二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篇二: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曙光中学中华书局版历史教学设计
中
历 八年级下册
编委:张爱华
国史
目 录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4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7课 伟大的转折······························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8课 改革开放的发展··························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9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10课 邓小平理论是现代化建设的指南············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主备教师:张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