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体系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体系教材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体系 2011年 主要内容 第一章:当前食品的安全形势、 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第二章:食品安全法规基础知识 第三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第四章:食品安全法解读 第五章: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 第六章:食品安全防护 第一章 当前食品的安全形势、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一、当前食品安全形势 (一)形势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氛围空前高涨。 全国和省级食安委新机制调整到位,领导协调功能明显加强;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食品添加物专项整治和“双打”行动; 食品安全总体处于可控状态,政府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措施,基本正确、及时、有序、有效。 食品安全零风险至少在当前或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中国是这样,全世界亦如此! 食品安全是全人类,全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和重大挑战!《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以来,中国已走上一条大规模预防和主动应对的正确之路。 (二)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影响巨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2001年在广东省发生的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中毒事件,造成484人因食用有毒猪肉到医院治疗; 2004年的阜阳奶粉事件; 2005年苏丹红事件; 2006年多宝鱼硝基呋喃代谢物事件; 2007年输美宠物饲料三聚氰胺事件。 2008年初发生的输日毒“饺子事件”,引发一场中国食品对日出口的危机; 2008年9月发生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造成了约2200万人接受检查,报告患儿近30万,5万多人住院治疗的严重后果,并导致中国食品安全名声扫地,信任危机。 今年以来上海染色馒头、双汇“瘦肉精”、蜂产品掺杂使假、硫磺熏蒸中药材、“牛肉膏”、火锅再生底料、广东染色粉丝等一系列事件,密度之高,前所未有,持续成为各大网络和主流媒体的新闻热点,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和执法有效性受到公众质疑。 (三)国外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爆发了德国食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台湾塑化剂事件、日本核泄漏污染食品、马来西亚假“燕窝”、美国鸡蛋沙门氏菌污染、英国疯牛病等。 (四)我市食品安全不容乐观 2003年的敌敌畏火腿事件。 2009年4月兰溪晨园乳品被查出违法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 在国内外造成的恶劣影响,长期难以消除。 二、食品安全工作仍处于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 我国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和矛盾凸现期;食品安全从某些领域看,问题相当严重,形势十分严峻。例如: 我国食物中毒问题,反复出现,而且漏报率较高。 我国食源性疾病仍是食品安全主要问题,其中微生物污染及食源性寄生虫病(龚地弓形体、猪囊虫、旋毛虫)比例很高。 动物疫病(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尤其是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005年,我国部分地区爆发亚洲I型口蹄疫、猪链球菌疫情。2004年至今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不断发生,导致中国生的禽肉目前全部不能出口。 新的传染性食源性病原体不断出现;气候变暖,生态破坏及失衡带来负面影响。 农兽药残留监控体系不健全,兽药市场管理有待加强;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和有害元素超标状态堪忧! 非食用物质违法添加及食品添加剂滥用令消费者担心! 从原料农兽药使用、加工过程添加剂和卫生控制、流通领域监管各环节都存在漏洞。法律体系有待完善和改进。 食品安全“死灰复燃”,如氯霉素、三聚氰胺、瘦肉精、转基因、水产二氧化硫和甲醛、核污染等项目被国外检出,引发链式反应 “掺杂使假”事件在国外遭炒作,如蜂产品、茶叶、水产冰衣金属问题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道德诚信急待提高,以杜绝“地沟油”、火锅再生底料等的发生。 “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有上升趋势,意故污染和蓄意破坏,是刑事犯罪。“传统食品安全问题”由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引入的污染,因过失造成,不能完全避免,但可预测、预防。 三、中国食品安全深层次原因 中国自然环境污染严重,治理艰难;而2-3亿农户分散种养殖,我农入业投品不规范使用,致使食用农产品源头安全监控难度大。 我国食品加工,流通,餐饮中,大量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监管整治任务艰巨! 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监管起步较晚,监管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食品安全法制和标准建设相对滞后; 社会诚信道德观念仍较薄弱; 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应急干预、教育培训及食品安全标准与标准化,检验检测机构与队伍建设等食品安全技术能力建设均需大力加强, 食品安全的系统监测、风险评估体系仍未建立。 大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意识提高仍需长期努力。 而这些任务绝非短期内即能完成和见效,进而严重影响监管成效和整体监控目标的实现! 四、食品安全应对之策 加强食品安全立法与制度建设 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突破框架,建立科学,合理,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