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小篮球:球性熟悉及原地运球》最新公开课教案设计.doc

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小篮球:球性熟悉及原地运球》最新公开课教案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篮球 —“熟悉球性及原地运球”教学课的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遵循运动技术动作形成规律,和适龄学生运动心理活动规律,结合小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特点,进行了本课设计。b5E2RGbCAP 二、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初步熟悉小篮球的球性,学习“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法,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技术,在反复的练习中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p1EanqFDPw 给小篮球画上各种卡通化的笑脸,使其成为招人喜爱的“球宝宝”,孩子们变成了“球爸爸”和“球妈妈”。通过“球爸爸”、“球妈妈”带“球宝宝”玩耍(捏肚皮、抛接)、学“爬”、学“走”、学“跑”、找“伙伴”等情景,自然展开熟悉球性、手指拨球、原地高低运球、合作练习等教学环节,达成学习目标。进而使学生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对篮球运动的间接兴趣。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运动时的心理活动规律,在教学中不断设计兴奋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DXDiTa9E3d 教学中,力求突出运球技术的重点:“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突破难点:“手指、手腕、小臂柔和用力”,帮助学生建立原地运球的技术概念,知道并能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技术动作。RTCrpUDGiT 通过游戏“见缝插针”,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及身体灵敏性,根据学生(水平一)的能力状况,设计了个人和集体两种游戏方法。5PCzVD7HxA 三、特点体现: 设置“球爸爸”和“球妈妈”带“球宝宝”活动的情景,使各教学环节随之自然展开,为学习目标服务。另给小篮球画上各种卡通化的“笑脸”,使之拟人化成为“球宝宝”,让孩子们产生喜爱情绪,激发学习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入了关爱的萌发、耐心的启示。jLBHrnAILg 掌握操作性知识,“需要在适量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操练、叠加练习”,为了遵循这一规律,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本节课中,通过高达300余次/人的运球练习,不断巩固原地运球的正确技术动作。xHAQX74J0X 小篮球“球性熟悉及原地运球”课时计划 水平一(二年级) 授课人:倪操 指导教师:宋晓华、林雪萍 教 学 内 容 1.小篮球:球性熟悉及原地运球 2.游戏: “见缝插针”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小篮球——球性熟悉及原地运球的学习,初步熟悉球性,掌握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法。 2.体验、巩固原地运球的正确技术动作。发展上肢力量及身体灵敏性。 3.培养对人的关爱意识,激发学习篮球技术的兴趣。 内 容 要 点 与 要 求 实 施 过 程 及 提 示 时间 一、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 队列要求:安静、整齐 2.队列练习:报数 练习要求:声音响亮短促 摆头迅速 1.师生问好(队形见图1)、教师提问引出学习内容 教师引言关键词: 篮球明星 小时候 篮球基本技术 练什么 原地运球 2.教师提示动作要领,指导练习 3——4次 图1 3′ 1.热身游戏:“跳跳蛙” 游戏方法:手放在“青蛙”后背,随“青蛙”跳动按压。 游戏目的:体会手指、手腕的按压动作。 提示:游戏过程中要求手不能离开“青蛙”后背,只在原地进行练习。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方法(队形见图2) 2.两人一组进行游戏,定数(10次)交换角色(队形见图3) 3.教师观察、指导游戏过程 图2 图3 3′ 练习 时间 1′ 三、小篮球: 球性熟悉及原地运球 教学重点:手指分开 掌心空出 教学难点:手指、手腕柔和用力 教学要求:完成练习次数 注意身体配合 原地运球口诀: 两 腿 弯 曲 站 小 臂 带 手 腕 掌 心 空 着 按 篮 球 玩 得 转 1.设置情境“球‘宝宝’和球‘妈妈’”,启发学生想象 教师描述语言关键词: 篮球 球“宝宝” 可爱 漂亮 球“爸爸” 球“妈妈” 照顾 2.沿着“带‘宝宝’玩(捏肚皮、抛接)—学‘爬’—学‘走’—学‘跑’—‘宝宝’比赛”的情境主线 历经“熟悉球性—手指拨球—原地高运球—原地低运球—变换运球”练习,传授“原地运球口诀” 120运球以上 提示: (1)引导学生认识小臂、手腕、手指的连带关系 (2)强调控制运球速度,保证练习数量 (3)教师讲解时,让“球宝宝”休息(球置脚下) 3.优生示范,教师讲评并检查记忆口诀的效果 4.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合作练习 100次运球以上 5.变化要求后的双人练习 80运球以上 24′ 练习 时间 12′ 四、游戏:“见缝插针” 游戏个人方法: 用力将球掷向地面,当球反弹至空中时,快速从球正下方穿过一次,并转身将下落的球接住 游戏集体方法: 五人或多人一组,背对成圆,同时完成个人动作 游戏要求: 用力将球弹起, 快速穿过,转身敏捷 1.教师讲解游戏个人方法并示范 2.单人散点练习(在周围无人或少人场地进行) 3.请优生示范,评价优缺点 4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