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翻倒,翻倒,唱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 * “五谷丰登”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六畜兴旺” 稷(粟) 稻 麦 菽(豆) 黍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及评价 耕作方式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生产工具 原始社会 耒耜 春秋战国 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两汉时期 西汉:牛耕逐渐普及、铁制农具(大镰)、 耧车、耦犁(二牛抬杠) 东汉:一牛挽犁 唐 代 曲辕犁 灌溉工具 翻车(三国);高转筒车(隋唐);戽斗、水转翻车(宋);风力水车(明清) 演变趋势 牵引动力 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材质变化 木石—青铜—铁制 海南的刀耕火种 刀砍草木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 “刀耕火种”:先清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播种。 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进 汉代耦犁 唐代曲辕犁 翻车(三国) 高转筒车(隋唐) 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及评价 传说时代 大禹治水 战国时期 李冰—都江堰;郑国—郑国渠 两汉时期 关中地区灌溉规划合理;“井渠”; 王景治黄河;其他地区修建水利设施 农学农书 《吕氏春秋》(战国) 《汜胜之书》《四民月令》(汉代) 这是一幅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郑 国 渠 白渠 漕渠 六辅渠 龙首渠 井渠法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及评价 1、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怎样的? 2、这段视屏中的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1、以家庭(户)为单位进行生产(分散性) 2、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封闭性) 4、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嬴糠核饱儿郎。 ——宋 范成大 清明上河图 人口增长,是古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汉朝开始,我国有了全国人口统计数字。汉朝到五代,人口数反复波动,但最高没有超过6000万。宋朝因南方大规模开发,人口长期增长,数字已突破1亿。明朝盛期约在1.2亿左右。清朝乾隆末年猛增至3亿,鸦片战争前夕更是突破4亿。 人口的激增,导致全国耕地紧缺。面对人口膨胀的沉重压力,中国传统农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农耕技术难以 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井田制 奴隶主贵族 土地国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氏族公社集体所有制 原始社会 表现形式 土地制度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废井田、开阡陌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思考:通过以上三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想一想:井田制有哪些特点? ①性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②土地归属:国王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 ③土地使用权:各级贵族,不能转让买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科技大学高起专2018年期末机考计算机基础(74分答案).docx
-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评选登记表.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年七上地理期末试题.doc
- 北京市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2018-2019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图片答案).docx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2018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北京四中2015-2016年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北京中考复习总结专题练习--28题图形变换.doc
-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期末(上下册)考试试题.docx
- 北师大8年级上期末考试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