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向左 萧耳.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 李 洱 牤 很多年前读过萧耳的一篇小说,《红拂夜奔》, 印象深刻。有些杜拉斯的意思,也有些李后主的意 思,还有些罗大佑的意思。这三个人我碰巧都喜欢, 于是也就喜欢上了这篇小说。我不知道萧耳是谁,是 男是女都不知道,只是从小说中判断作者应该是个女 孩,喜欢独上高楼,凭窗眺望,阑杆拍遍与否并不重 要,重要的是要拍那么一下。女作家成名比男作家要 便捷一些,于是我就等着萧耳成名,等着她从楼上下 来,写出更多的作品。但我后来再没读到过她的作 品。我并没有感到奇怪。很多女作家就是这样,她们 就像樱花,在雾中悄然开放,令人想探个究竟。但你 刚刚驻足,那花已经谢了。从冰心到萧红,从张爱玲 到棉棉,很少有例外。而在例外的,几乎都是大作 家。我想,萧耳看来不在例外。 1 2 人生缥缈如萍踪啊。今年深秋时节,在杭州的风 荷茶楼,一俏丽女子倚墙而坐,有所忆有所思的样 子。后来知道她是个记者,再后来知道她就是萧耳, 《红拂夜奔》的那个萧耳。时光再后来呢,她说取 “萧耳”这个笔名,是因为喜欢李洱的小说。啊啊 啊。我想,哪一天我见到了双耳垂肩正骑牛出关的老 子,如果我说我取名李洱就是因为他,他会怎么样 呢?就在这一天,萧耳告诉我,她刚写了一部长篇小 说。为小说的题目,我们讨论了好大一会儿。风荷茶 楼的楼主郑小静的茶很好啊,可我们都忘记喝了。 “继续向左”!萧耳不停地念叨着这个名字。对萧耳 来说,这个名字显然意味深长。 直到看完《继续向左》,我才知道萧耳所说的 “左”是什么“左”。此“左”非彼“左”也。既非 “旧左派”的“左”,也非“新左派”的“左”。 “左”针对身体而言,指的是身体之“左”。既是 “左手摸右手”的那个“左”,是“左腿压右腿”的 那个“左”,也是“男左女右”的那个“左”。《继 续向左》写的是“小资生活”,作品的主人公,那个 漂亮的女律师,名字就叫“何小滋”,有“何为小 资”、“为何小资”之意?我对“小资生活”没有发 言权。我约略知道,在阅读趣味上,你喜欢什么东 西,那么几年之后,小资就会喜欢什么东西。比如, 八十年代我们喜欢罗大佑,到了新世纪,你想单独喜 欢那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人家小资已经喜欢上了,穿 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又穿进了小资刚染过的秀发。比 如卡尔维诺,我们八十年代喜欢他的时候,文学教授 说我们是神经病。现在,小资一喜欢上卡尔维诺,那 就是档次。小资们通过犇犞犇光盘和精美画报来阅读 先锋与古典名著,把先锋当成古典,把古典当成先 锋,就像把女人变成男人,把男人变成女人,把罗 兰·巴特还原为同性恋分子,把古典性爱变成腿间半 分钟的快感并发出音箱里的呻吟。 但是,这浮泛的生活,这“轻轻的我来了 正如 牤 我轻轻的走”式的生活,却是很多人真正的生活。如 果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分,那么这种生活就 类似于一种间接生活。它失去了重量,它就像阳光中 闪烁的浮尘,像阳台上的盆栽植物,像瓶盖半启的罐 头。当这种“间接生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一种 流行的生活的时候,它确实需要有人用文学来表现 它。在我看来,这样一种“间接生活”对作家来说, 也构成了某种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萧耳的 文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