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未老是笔头 林帆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王 中 印 象 话说王中刚解放时来沪很抖 。曾以军代表身份接管新 闻单位; 年代初调进复旦,又是教授又是大干部;身兼党 委委 员、统 战部长、副教务长、新 闻系主任等要职 。同事们 记起他当年站在大礼堂讲台上作报告,口若悬河,出语幽 默 ,尖锐泼辣 ,都说是一种享受 ,可惜 山东 口音太重 了。我 是后来人,未能亲睹风采为憾! 看来这位“土八路 ”与师生很投缘 。一 问底细 ,才知道 他原来是 山东大学学外语 的;抗战军兴,始投笔从戎,在 山 东根据地一带打鬼子。因为他是文人出身,不久就让他搞 报纸,在陈沂同志麾下的 《大众 日报》当编委。也许是有此 因缘,他才派来复旦入主新闻系的罢。 此公在生活上不修边幅,手不离烟 ,喜欢开玩笑 。他应 该是个老共产党员 了,可是又不脱“书生味 ”,太过天真 。可 不是 ?他来复旦前,曾任党主办的华东新 闻学院教务长 ,被 誉为 “中国新闻界三大巨星 其他两位是范长江、恽逸群 ); 自己也是在老区很有代表性的党报独当一面,文字理论水 平都属一流。可是一进城 ,就觉得 当时众多的报纸还是“老 一套 ”,需要 改革 。人家 宣传 部 门都不 急 ,你 急什 么 呢 ?何 况当时的政治气氛一边倒,不容许有“异端 ”,干吗硬要把 自 己往枪 口上撞 ?反正人各有志嘛,这也不难理解 。问题是 第 4 页 非 同小可的大是大非,放在心里想想,摆到课堂上讲讲就是 了,何必大动干戈 ?那时我刚从 中文系调 回来 ,还未来得及 受到熏陶;他已经带着 自己精心研究和草拟的 “王氏大纲” (底 下是这样称 的),领着一批青年教师 四出游说 。据说到 了苏州、无锡、南 京 ,远及 济 南、青 岛等 地 。果 然 是 浩浩 荡 荡 ,威风凛凛 ,还赢得不少掌声 。那 时社会上正在 鸣放 ,他 的那一套 ,比如什 么“报纸两重 性 ”咯(其 实重 点在“商 品 性 ,“读者需要论”咯……尽管许多听众点头认可,包括一 些报社领导同志,可是那是犯 了天条 的“忤逆之论”,难道一 个办党报多年的斫轮老手,竟不知道党提倡“办报要突出政 治 ”、“为政治服务 ”的主张 ?那无疑是“不知秦汉 ”一样糊涂 了。然而他就是这样执着 ,像着 了“魔 ”。说他 志在“改革开 放 ”之前不免牵强 附会,说他过于天真地“追求 ”真理,却是 没有疑义 的。许是心有一点灵犀 ,打倒“四人帮 ”,他复 出后 再任新 闻系主任,经他手第一次招收的三位研究生,都是外 文系毕业 的,一律专攻 当时十分时新 的“传播学 ”,从此“传 播学”在新闻系扎根,这恐怕不会是巧合罢。 王 中春风得意之时,正是他遭殃灭顶之 日。那年月,就 这个 山雨欲来 的气氛,他那些“邪说 ”当然不为“正统”者容, 于是首 当其冲成为“反右斗争 ”的活靶子 。高潮 的时候 ,他 在北京挨斗,尽管火力很猛 ,他仍天真未泯,对上海报界和 复旦师生存着“幻想 ”,以为返沪后会获得谅解 的。谁知车 抵北站,甫出车厢 即见“打倒王中,批臭其反动理论 ”的大横 幅和此起彼落的口号声,正是来 自复旦的师生代表 。他欲 哭无泪地耷拉着脑袋被押 回复旦接受更猛烈的批判,昏天 黑地之间成了全国新闻界的大右派之一,一下子打翻在地, 万劫不复了……。在最后一次批斗中,他仍不认罪;高压之 第 5 页 下只作了检查认了错;心想错归错,绝非存心攻击党。末 了,他 突然苦笑,期期艾艾地 自说 自话:“我是共产党 员,难 道 自己反 自己不是 ?”他天真可爱的“书生味”,可见一斑 ! 老王不姓王,原名叫单勣,参加革命后才改名 “王中” 的。他 说 改此 名“笔 画少好认 ,干 脆 利 落 ”。他做事 从 不拖 泥带水,干脆利落,这才真叫名如其人哪 !不过,王中不 “中”,命途多舛 。小时候父亲 因车祸在天津命丧黄泉 ,老母 晚年遭祝融之灾活活被烧死在罗纱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