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适应性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doc

江苏省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适应性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适应性质量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D.只能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来减少噪声 2.下列对一位普通初三男同学的估测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他的身高约170mm B.他的质量约50g C.他的步行速度约4km/h D.他的脉搏1s跳动约70次 3.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小熔点高 C.密度大熔点低 D.密度小熔点低 4.下列情境所涉及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露缀叶梢 B.雾绕山间 C.冰封山谷 D.霜打枝头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6.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B.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可以再分 C.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 D.超导材料可以应用于电饭锅的电热丝 7.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以下实验: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由此表明,玻璃瓶受挤压时会发生微小形变.下列选项中也用到这种物理方法的是 A.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和方向 B.在研究串联电阻时,通常用一个电阻来替代多个串联电阻 C.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乒乓球被弹开反映音叉在振动 D.让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下落,通过比较下落时间判断运动的快慢 8.上体育课时,小明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操场上的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坐沙坑比坐水泥地舒服,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B.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铅球落地时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坑,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足球离开脚后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小 9.如图甲所示。用弹笼测力计先后两次水平拉动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 2 N B.木块两次运动的速度之比为1:1. C.木块两次受到的康擦力之比为1:1 D.相同时间内拉力两次对木块做功之比为1:1 10.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电流表内部构造图.多匝金属线圈悬置在磁休的两极间,线圈与一根指针相连.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受力转动带动指针偏转,便可显出电流的大小.图中与这一过程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11.如图所示,大烧杯中放入足量的水,小烧杯漂浮在水面上,让小烧杯倾斜进水后沉入水底,关于这一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烧杯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烧杯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C.小烧杯浸没时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D.小烧杯浸没后大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在滑片P由ɑ移到b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1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2= 1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电源电压为8V B.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为10Ω C.滑片P在移动过程中,R1消耗 的功率一直增大 D.通过R1的电流变化范围为 0. 2A~0. 6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两种测量仪器的结果如图所示. (1)甲图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2)乙图温度计所示温度为 ℃. 14. 2017年常熟梅李的蒸菜荣登央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烹饪方法众多、如甲图所示,“蒸”是通过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食物液化成水 (吸收/放出)大量热量,锁住食物中的鲜味.如乙图所示,“隔水炖”的整个过程中,盅里的汤汁(仍看成是水) (能/不能)达到沸点, (会/不会)沸腾,尽可能让食材的营养不被破坏。 15.如图所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