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必读-思变与冒险.pdf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目录录 Content 第1章 (1) 第1章 (2 ) 第一章 (3 ) 第一章 (4 ) 第一章 (5 ) 第一章 (6 ) 第一章 (7 ) 第一章 (8 ) 第二章 (1) 第二章 (2 ) 第二章 (3 ) 第二章 (4 ) 第二章 (5 ) 第二章 (6 ) 第二章 (7 ) 第二章 (8 ) 第二章 (9 ) 第第1章章 ((1))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座谜一样的村庄。 一纸契约, 拉开了中国 村改革的序 幕; 十八颗手印, 凝固着中国 民的勇气、迷茫与希望。 追本溯源, 我们来到改革原 点, 孕育希望, 30年后小岗再出发。 走进改革开放第一村,一起感受光环闪耀的日 子…… 改革开放第一村 安徽省凤阳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也是被称做“东方 芭蕾”的民间艺术“凤阳花鼓”诞生的地方,往北不出5公里,就是历史上“十年倒有九年灾”的 淮河。每年,都有不少人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慕名而来,不过,他们千里迢迢赶来,大多 不是为了看明太祖的故居,也不是为了听凤阳花鼓,而是想到县城东边30公里处一个偏僻 的小村子去看一看。 1978年年末,中国正处在历史转折关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的讨论打破了思想僵化,经济改革的冲动还在坚冰冻土下缓缓涌动。 1978年12月的某 个冬日,傍晚,中国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 民们就着微弱的天光,埋头喝 着稀饭。小岗是全公社乃至全县最穷的,这年夏收分麦子,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干 了一季的活,糊不了3天的嘴巴!全队18户,只有2户没讨过饭,一户是教师,一户在银行 工作。这年秋天严俊昌当了队长,为了保命,小岗人偷偷地将土地包产到户。老人们为严 俊昌等几个干部担心了,这样下去要犯事的。犯了事,坐了牢,孩子谁养?老婆谁养?让 大伙开个会,立个誓,万一你们犯了事,让大伙管你们的老婆孩子。 放下碗筷,汉子们向 村子中间的严立华家走去。队里没有公房,会议一般都在他家开。小岗村18户人家,来了 18个主事的,严俊昌宣布开会。 听说原委,社员们群情振奋:“这个字我们签,你们的老 婆孩子我们负责养。”会计严立学回忆,当时大家伙情绪非常激动,七嘴八舌,他只顾闷头 往纸片上记。没有标点符号,错别字也不少。条子很快写完,他压低声音给大伙念道:“我 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不在 (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 作 (坐)牢杀头也干 (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 下面是各家 各户的姓名。 “大家有没有意见?没有?摁手印!” 这张摁满红手印的大包干秘密誓言就这 样诞生了。它的诞生,宣布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分田包产到户悄悄降临。 也许是历史的 巧合,就在这些 民按下手印后不长时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 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 底层的 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小岗人的秘密并没能维持多久。周围生产队的 民很快发现,小岗人干活尽是一家一户的,他们莫不是分田了? 纸当然包不住火,小岗 一下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级领导都往小岗跑。据老队长严俊昌回忆,领导态度各不 相同,有公开支持的,有沉默不语的,也有非常恼怒的。比如公社主要领导认为,小岗简 直在开历史倒车,立即停了小岗村化肥等 用物资的供应,理由是共产党的东西不能让你 用来搞资本主义。 民却不管包产到户是姓“资”还是姓“社”,他们只知道这样做能吃饱肚 子,于是私下里纷纷效仿。中国 民再次发挥了他们奇特的创造力,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生 产组织方式,有包干到组的,也有联产计酬的……最彻底的还是小岗村

文档评论(0)

战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