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时度假权属定位分析-学术交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8 月                  学  术  交  流                      Aug.,2017 总第281期  第8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81  No.8   法学研究 ·新兴(型)权利与法治中国专题 · 我国分时度假权属定位分析 1 2 任容庆 ,陈耀 东 (1.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北京 100062;2.南开大学 法学院,天津 300350) [摘  要]分时度假是结合分时与交换概念的新型旅游消费品,对其上衍生的分时度假权益权 属性质的界定,我国学术界提出所有权说、他物权说、准物权说、债权说的观点,司法实践中则以债 权说为主流。 但是,分时度假权益本身具有异于债权的权利特质,体现了一定的物权效力,尽管分 时度假制度设计的“分时”特点及处分权的限制削弱了权利自身的绝对性和排他性,但从物权之对 抗性、流通性、稳定性因素来分析,应该将分时度假权益归入物权体系进行调整。 一方面,分时度 假权益具有促进物的有效利用、保障利益平衡、维护物的利用秩序的存在价值,且分时度假的法律 特征、内容与用益物权相吻合;另一方面,分时度假权益的期限性、权利主体的多元性、权利构成的 复合性,以及主体对标的的不完全处分的特性,有悖于传统用益物权,故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用益物 权更为妥当。 [关键词]分时度假;权属性质;特殊用益物权 - - - [中图分类号]D92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284(2017)08 0093 09 分时度假是融合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商业创新模式,它结合分时和交换概念,可定义为:开发企业 将度假地房屋的整体或部分住宿设施,按照一定的时间段分割后出售给购买者,购买者在未来一段期限 内的特定时间段,对其所购度假房屋及共同设施享有使用的权益;同时,购买者还可将其所购度假权益 与同一交换系统中的其他购买者的度假权益互换。 严格来说,分时度假并非法律意义上的术语,而只是 一种旅游消费产品的概称,对分时度假权属性质的研究,实际是对购买者依据与开发企业签订的承购合 ① 同所取得权利的法律性质进行研究,我们可将购买者获得的这一权利称为分时度假权益 ,它包括度假 房产的分时使用权与交换权两部分。 可见,分时度假这一产品上衍生的权益并非单一性的权利,其具有 一定的复合性特征,且系有别于大陆法系传统物债二分权利体系下的一种新类型权利,正因其权利的特 殊性,使得学术界对分时度假权属性质的界定争论不断。 而我国时下实践中因此产生的纠纷频频,亦主 ①  从各国分时度假权益类型来看,可分为分时度假物权性权益、债权性权益、信托受益权、股权性权益四类,我国 早期学者将分时度假区分为所有权型和租赁权型,但这一分类方式并不全面,未能涵盖现有的国外分时度假操作方式。 本文以此前我国学术界对分时度假的权属性质的争论为基础,着重探讨分时度假权益的物权性与债权性问题,对于信托 受益权、股权性权益只作简要介绍和评述。 - - [收稿日期]2016 02 04 - [作者简介]任容庆(1981 ),女,云南玉溪人,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从事物权 法、家事法研究。 ·93 · 要是因其权利定位不清所致,故此,本文立足于大陆法系理论框架,力图准确定位分时度假权属性质,为 构建我国本土化分时度假权益模式提供理论借鉴。     一、观点纷争:分时度假权属性质的讨论 从比较法视野观之,现有分时度假权益类型大致可分为:物权性权益、债权性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