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DD 分类 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 按累积的免疫成分可分为: 体液免疫缺陷 细胞免疫缺陷 联合免疫缺陷 吞噬细胞缺陷 补体缺陷 IDD 共同特点 尤见T细胞免疫缺陷 白血病、淋巴瘤多见 ⑴ 易感染: 感染性质与缺陷类型有关 体液免疫、吞噬细胞和补体缺陷:化脓性感染 细胞免疫缺陷: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 最主要和常见表现,主要死因 ⑵ 易患恶性肿瘤: 机会性感染较常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见 ⑹ 发病年龄: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多从婴儿开始 病龄越小越严重,越难治疗 ⑶ 多伴自身免疫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 ⑷ 多系统受累且临床表现多样 ⑸ 遗传倾向 关于移植物的存活与HLA配型的关系,目前公认的规律是: 1、供者与受者在HLA-A和HLA-B相配的位点数越 多(4个中4个或3个),移植物存活率越高, 尤其是移植手术后的第一年。 2、HLA-DR的相配尤其重要。如果HLA-DR相配,HLA-DQ也多能相配(它们之间有很强的 连锁不平衡) 受者的HLA-DR类型对移植物存活影响较大, 因为HLA-DR是免疫应答基因,其基因编码分 子在诱导T细胞应答中十分重要。 组织配型(MLR) (二) 诱导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 (是控制移植排斥的最理想方法) 免疫耐受: 具有特异性,只涉及与移植排斥有关的淋巴 细胞,而其它淋巴细胞功能仍正常。 免疫抑制剂: 非特异性,长期应用,有引起致死性感染和肿 瘤的危险。 移植前输供者血或供体骨髓 胸腺内注射供者抗原 T细胞疫苗 移植物的预处理 免疫隔离 诱导免疫耐受 目前正处于临床前或临床试验阶段的诱导耐受的方案有: 1、给受者输入大剂量的根据供者MHC分子多态区 顺序合成的多肽或供者可溶性MHC分子,以诱 导特异性T细胞凋亡或耐受。 2、给受者输入大剂量的可溶性CTLA-4,以阻断 移植物细胞的B7分子与受者T细胞的CD28分子 结合,诱导T细胞无能。 (三) 免疫抑制药物 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抑制药物 造血干细胞移植(自学) 第三节 肿瘤免疫 一、肿瘤抗原 二、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三、肿瘤免疫的监视与逃逸 四、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 一、肿瘤抗原—肿瘤免疫的基础 概念(tumor antigen):泛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 研究意义:肿瘤免疫的基础 诊断、预防和治疗肿瘤 肿瘤抗原的类别? .肿瘤特异性抗原 .肿瘤相关抗原。 划分的依据:1)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2)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情况分; 1.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概念:是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其他名称: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umor specific transplantation antigen, TSTA)或肿瘤排斥抗原(tumor rejection antigen, TRA)。 自体或同系移植排斥,肿瘤的标志。 特异性: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的肿瘤有不同的TSA。 发生的原因:新的抗原决定簇。 1).理化诱变:甲基胆蒽、UV 2). 自发突变:染色体移位产生的融合蛋白 3).病毒诱生: 2.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 ,TAA) (1)病毒肿瘤相关抗原 (2)胚胎抗原:癌胚抗原、甲胎蛋白 (3)组织特异性抗原 (4)自发性肿瘤抗原 概念: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上也存在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 无肿瘤特异性,肿瘤相关移植抗原,有广泛的交叉反应。 类型: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的情况分: (1)病毒诱发的肿瘤相关抗原:称为病毒TAA 致癌病毒DNA或R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DNA中(原病毒)→细胞恶变/表达突变基因产物。 特点: 特异性低:同一病毒诱导不同类型肿瘤表达相同抗原 抗原性较强; 有病毒特异性,无肿瘤特异性; 由病毒基因编码,又不同于病毒本身的抗原。 1)DNA病毒: HPV(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E6、E7抗原;HBV/HCV—原发性肝癌;EB病毒—鼻咽癌、淋巴瘤 2)RNA病毒:反转录病毒:癌基因或非癌基因: 劳氏肉瘤病毒,人类亲T淋巴细胞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 概念: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在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含量极微;但当细胞癌变时,胚胎抗原编码基因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