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1认识化学反应练习6公克A物质恰与30公克B物质.DOC

化学反应1认识化学反应练习6公克A物质恰与30公克B物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FILENAME 第六章 化學反應- 127 - - 第六章 化學反應 6-1 認識化學反應 練習 6公克A物質恰與30公克B物質完全反應,反應方程式為A+B→C,則: →可產生C:______公克。 練習 已知A+B→C。若在密閉容器內裝入5公克的A與15公克的B,在反應後,A完全用完 且反應生成10公克的C。則B剩下_______公克。 練習 有25公克的物質甲加熱分解得10公克的物質乙和氣體丙,若將氣體丙與某物質X化合, 可生成19公克產物丁,則X應為_______公克。 6-1認識化學反應非做不可的練習題: 一、非選題 甲試管中放入浸溼後的鋼絲絨,乙錐型瓶中放入大理石碎塊和 甲 乙 稀鹽酸(如右圖),靜置一星期後,試問: (1)甲試管的總質量、乙錐型瓶的總質量變化為何? (A)甲:增加、乙:減少 (B)甲:減少、乙:增加 (C)甲:不變、乙:不變。答:???。 (2)甲、乙的反應何者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A)僅甲  (B)僅乙 (C)甲、乙皆遵守 (D)甲、乙皆不遵守。 實驗裝置如右圖,將錐形瓶倒放,使兩種溶液充分混合均勻: (1)請問溶液有何變化? (A)黃色碳酸鈣混濁 (B)白色氯化鈉混濁  (C)黃色氯化鈉混濁 (D)白色碳酸鈣混濁 (2)若空錐形瓶、橡皮塞、小試管之總質量為50 g,則反應完後, 整個實驗裝置的總質量為:(A) 50 g(B) 100 g(C) 150 g(D) 200 g 將橡皮塞塞住錐形瓶的裝置在天平上秤量,如右圖。當碳酸鈉溶液中與氯化鈣水溶液混合後: (1)為什麼要用橡皮塞塞住錐形瓶? (A)紅色好看 (B)避免藥品 溶液濺到手 (C)使反應後的溶液不會漏到錐形瓶外。 (2)兩溶液混合後下列何者錯誤?(A)碳酸鈉溶液為無色(B)氯化鈣溶 液為無色 (C)反應後為黃色溶液 (D)反應後產生白色沉澱。 (3)在密閉容器內置入20公克碳酸鈉水溶液及10公克氯化鈣水溶液 ,反應後會生成碳酸鈣沉澱與氯化鈉,則下列何者正確? (A)氯化鈉為反應物 (B)碳酸 鈉為生成物 (C)此反應為物理變化 (D)此反應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4)承上題,反應後再用天平稱質量為 (A) 10公克(B) 20公克(C) 30公克(D) 40公克。 媽媽拿給阿筑一條項鍊,並告訴她:「這條項鍊是由一種金屬打造的,這金屬可能是鉛、鐵、鋅或鋁,妳可以試驗看看。」,於是阿筑做了下列試驗: 1.用電子天平測得其質量為31.60 g。 2.將它放入盛水20.0 mL的量筒中,見它完全沉入水中,且水面上升至24.0 mL 3.從項鍊上取一小片金屬放入1.0 M鹽酸中,發現金屬表面冒出氣泡。 阿筑又查出鉛、鐵、鋅及鋁之密度分別為11.4、7.9、7.1和2.7 g∕cm3,且這四種金 屬皆可與酸反應。由這些資料阿寶終於知道這條項鍊的成分了。 (1)打造此項鍊的金屬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鉛(B)鐵(C)鋅(D)鋁。答:???。 (2)此項鍊的一小部分在鹽酸中反應,產生的氣體為下列何者?答:???。 (A)氫氣 (B)氧氣 (C)氯氣 (D)二氧化碳 二、單選題 已知碳酸鈣與鹽酸化學反應式如右: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若反應物中有45個鈣原子,則生成物中有多少個鈣原子?(A) 15 (B) 30 (C) 45 (D) 60 木材燃燒之前必需點火,而木材燃燒是一種: (A)吸熱的物理變化 (B)放熱的物理變化 (C)吸熱的化學變化 (D)放熱的化學變化 下列化學反應的現象何者錯誤? (A)鎂帶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色強光 (B)氧化銅和碳粉加熱,會產生紅色金屬 (C)碳酸氫鈉加熱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D)碘化鉀與硝酸鉛混合,產生白色沉澱 下列何者為吸熱反應? (A)碘昇華為碘蒸氣(B)氫燃燒生成水 (C)硫酸和水反應 (D)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產生了電流 下列變化何者為吸熱的變化? (A)電池放電 (B)木材燃燒 (C)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 (D)冰的熔化 小易取一錐形瓶裝置及溶液如右圖(一),將瓶口用軟木塞塞緊使溶液不會漏出,再將錐形瓶倒轉使兩種溶液充分混合,如圖(二)。下列有關此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混合後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