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犯罪心理学 朱营周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绪 论 犯罪心理学是一 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 ,在我 国还处在探索和 发展时期 。犯罪心理学研 究犯罪心理产生 的原 因、形成规律及表 现特 点 ,研 究犯罪心理对策 ,为揭露和打击犯罪提供心理依据和 参考 ,在维持社会安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 作为一 门系统 的学科 ,犯罪心理学 的发展经历 了由不成熟到 成熟的发展阶段 ,发展至今 ,不仅有 自己独立 的研究对象、内容, 也有相对成熟 的理论体系和独特 的研 究方法 。了解这些 ,对于我 们系统认识这 门学科也是十分必要 的。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 第一节 对象、内容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 任何一 门学科 ,都有 自己独特 的研 究对象 。犯罪心理学 的研 究对象就是犯罪心理现象,亦即支配行为人产生犯罪行为的心理、 犯罪人在犯罪活动 中和犯罪行为发生后 的心理 ,简单地说是与犯 罪有关 的心理活动 。通过研 究 ,探讨其产生原 因、形成规律 、表 现特 点 。 (一 )犯 罪 心 理 与 一般 心 理 犯罪人 犯罪人是犯罪心理 的载体 ,是犯罪行为 的实施者 。我 国 《刑 法》第十三条中规定 :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安全 ,分 裂 国家 、颠覆人 民民主专政 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破坏社 第 2 页 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侵 犯公 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 ,侵犯公 民的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和 其他权利 ,以及其它危害社会 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 的,都是犯罪……”这就是说 ,凡是触犯 了法律 ,达到刑法处罚 标准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这类人即被认定为犯罪人 。 人 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 的过程 。有些人 已养成一些不 良恶习或经常有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 ,虽然够不上刑事处罚,在 法律上不被认定为犯罪人 ,但这些人如此发展下去 ,很可能进行 犯罪活动 ,他们的心理是犯罪心理 的前奏 。我们要想 了解犯罪心 理产生的全部过程 ,也必须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研究。 犯罪心理与一般心理 人的心理是指人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的总称 。它 实际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同, 每个人 的主观状态不 同,对事物 的反映不 同,就形成 了各不相 同 的心理面貌 。 人们 的心理特点尽管不 同,但在 同样 的社会活动 中,总是表 现出相 同的特点。如考试心理、运动员竞赛心理、表演心理 。 人 的一般心理是人们在一般 的社会活动 中表现 出来 的心理 。 一般情况下 ,人们 的心理总是顺应社会要求 ,推动社会 的不断发 展 ,对社会有一定的亲和性 。而犯罪人则是站在 自私 自利 的立场 上,通过他们的犯罪活动侵犯他人和社会利益 ,阻碍社会进步 ,表 现 出明显的反社会倾 向性。 犯罪人心理与犯罪心理 犯罪人是犯罪心理 的承担者 ,但犯罪人 的心理并非全部是犯 罪心理 。犯罪人也要在社会 中生活 ,也要与他人进行交往 也要 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因此 ,他除具有犯罪心理之外 ,也还具有 一些一般人 的心理特点 。犯罪心理只是他在预谋或进行犯罪活动 时的心理特点及延续状态 ,他在实行一般性 的社会活动时也会表 第 3 页 现 出一般性 的心理状态 。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灵活地看待犯罪 心理及 了解犯罪人 的伪装性、可改造性十分重要 。 (二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 的原 因 正如心理是行为 的原 因一样 ,犯罪心理也是犯罪行为发生 的 原 因。任何犯罪活动 (过失犯罪除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