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的怀疑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休谟的怀疑论

休謨 一 概說 -他的經驗主義觀點較之前的洛克與巴克來徹底。  e.g.同時破斥物質實體與心靈實體 -另外,他的反對形上學的意味特濃。他在《人類知性研究》一書結尾部分說:「吾人相信此類原則(講者案:指其所講的經驗主義原則)之後,走進圖書館……吾人隨手取出一部書籍,例如神性方面抑是經院形上學之書籍,且問:此書是否涉及有關數量之任何抽象性推理?否。是否涉及有關事實問題與存在之任何實驗性推理?否。燒毀該書,蓋因該書所載者,只是詭辯與幻想而已。」 -休氏的主要著作: 1. 《人性論》(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1739-1740) 2. 《人類知性研究》(An I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1748) 3. 《道德原則研究》(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1751) 4. 《自然宗教對話錄》(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1779) 二 形上學主張 I 再度修訂「經驗主義原則」 -依休氏的看法,在其之前的兩位經驗主義者的經驗主義原則(principle of empiricism)俱未貫徹。  ∴他再度修訂經驗主義原則為:  「印象優位原則」(principle of the priority of impressions)或即「觀念可還原性原則」(principle of the reducibility of ideas),i.e.一切知識俱可還元為印象或即原初的感知。 -他以為洛克所下「觀念」的界說過於寬泛,未區分剎那性感覺與感覺以後的影象兩者的心理發生過程先後次序  ∴重新再作界定,將感知分為兩類:  /1.印象(impressions)   -人類心靈中最初出現的一切直接的感覺、激情及情緒。   -它們是較強烈的(more vivid)感知,∴是原本(originals)。  \2.觀念(ideas)   -來自原初印象的模糊影象(faint images),通過回憶或想象再現原初印象於心中。   -它們是較強烈的(more vivid)感知,∴是摹本(copies)。  →印象與觀念性質無別,僅強度(degree of force or liveliness)不同。 -休氏進一步區分  /簡單印象(simple impressions)與複合印象(complex impressions)  \簡單觀念(simple ideas)與複合觀念(complex ideas)  「簡單」:指不可分區分者;「複合」:指由簡單者組成者。 -∵觀念是印象的重現,∴兩者間存有普遍類似性關係,亦即一一對應關係(one-to-one correspondence)關係,後者實為前者的摹本。 -但這種關係於簡單印象與簡單觀念之間較明顯。另外,有些複合觀念無複合印象對應,只能還原為簡單印象。 II 觀念的聯合(association of ideas) -休氏以為,構成觀念聯合的則是一種「和緩的力量」(gentle force),真正的原因無從探悉。 -聯合原則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項:  /類似性(resemblance)  -時空鄰接性(contiguity in time or place)  \因果性(causality) -休氏另外提出所謂「哲學的關係」(philosophical relations)一詞,意指知性主動地比較觀念性質的同異所需藉助的關係,可為知識建構的憑據。哲學關係有七種: 1. 類似性(resemblance) 2. 同一性(identity) 3. 時空關係(relations of time or place) 4. 量數比例(proportion in quantity or number) 5. 質的程度(degree in any quality) 6. 矛盾性(contrariety) 7. 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 -三種自然的關係重現一次並非不必要的重現,∵有些觀念只依自力量可以聯合,有些卻需一種較有主動選擇的比較作用才能形成。 -休氏依其印象的還原與觀念的聯合,提出兩類互相排斥而窮盡的知識/命題:  /事實問題(matter of facts) e.g.科學命題  \觀念關係(relations of ideas) e.g.數學命題 III 因果觀念的批判 -他首先考察原因與結果之間所能構成的關係的重要條件:  /1.時空鄰接性(contiguity in time or place)。  -2.繼起(succession)或即(原因)在時間上的優先性(priority in time)。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