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员不安全行为理与控制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90年代以来我国煤矿死亡人数情况 严峻的安全形势 几十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年平均死亡人数一直都是600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在较高的水平徘徊,而在其它一些产煤大国中,百万吨死亡率都已经降到了较低的水平。 虽然,近两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总体形式形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急待解决,表面上看是重特大事故多发,实际上是煤矿安全基础工作相当薄弱(包括煤矿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安全意识)。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靠经验进行管理阶段,管理方法几十年不变,没有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很难适应现代煤矿管理的需要。 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2月22日凌晨2时,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入井436人,其中340人升井,死亡78人。 直接原因:煤矿井下12403的一号联络巷因为无风,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的界限,电气失爆引爆瓦斯. 主持人:评论说相关的安全监测系统没有监测出任何的爆炸迹象,这是人为造成的吗? 黄毅:这起事故发生在一个安全保障水平比较高的现代化煤矿,确实有些意外。反应了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比如:通风管不完善,造成无风、微风,从而形成瓦斯积聚。另外井下不允许出现失爆设备,但是它恰恰因为存在失爆设备而引发爆炸。还有瓦斯的监测监控系统也有漏洞。在爆炸之前,瓦斯监测设备没有监测出瓦斯超限这种异常的变化,在瓦斯监测工作上也有漏洞。这说明设备再现代化,你的措施再严密,如果管理不到位,仍然会发生重大事故。即使是现代化矿井,设备先进的矿井,安全管理也必须到位。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要靠各类管理人员的下井观察获得信息; 2、根本目的 建立健全煤矿员工行为安全管理体系,将导致煤矿事故的最重要致因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好,不断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3、面临的主要难题 1、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2、人的行为不是完全受管理者控制的; 3、人的行为也不是完全受自己的控制; 4、工作中总有促使员工做出不安全行为的条件存在; 5、人的行为具有惯性,改变行为很困难; 6、人的行为很难观察或识别等等; 一句话:人的行为是最难管理与控制的。 但不管又不行,没有一个煤矿不加以管理的。 关键是如何管?怎样管才更有效? 二、基本概念与原理 不安全行为的含义; 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 不同员工的知、会、行; 不安全行为的三种基本控制途径。 一、人性演化的四个阶段及属性 生物自然属性 二、关于人权、人格、道德 (一)人权包括:1、生命权 2、生存权 3、 发展权 (二)人格包括:1、德:政治素质(大局意识) 2、才:心理素质 3、良好的思想修养包括: 思想水平;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交叉思维、换位思维、 纵向思 维、辨证思维等。 (三)道德包括:诚信、责任、公德。 人的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02)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6、求知需要 7、审美需要 人的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02) (1)注重调查分析安全对象的需要层次结构状况,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2)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3)注意人们需要层次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满足人们需要的管理方法。 (4)把人的安全需要与其他需要作为一个需要体系综合考虑,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安全行为文化(p169) 一、人类行为的概念 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由意识所表现的一切动作。而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内在行为。人类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自发性。 (2)因果性。 (3)目的性。 (4)持久性。 (5)可塑性。 安全行为文化(p170) 二、安全行为的特点 (1)人的行为是受意识调节和支配的, (2)安全行为有计划性。 (3)安全行为的目的性。 (4)安全行为的差异性。 (5)安全行为的可塑性。 安全行为文化(p171) 三、个体安全素质 (1)安全意识。 (2)安全知识。 (3)安全技能. (4)安全态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