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重难点 1.重点掌握轮作换茬的作用,连作的危害与消除途径,不同类型作物的茬口特性。 2.掌握轮连作的概念,连作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影响茬口特性形成的因素,不同作物对轮连作的反应。 3.不同类型作物对轮连作的反应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轮作? 一、轮作和连作的概念 二、轮作换茬的作用 三、轮作的现实意义 一、轮作和连作的概念 1、轮作(crop rotation): 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例:大豆→小麦→玉米的三年轮作。 复种轮作:绿肥―水稻―水稻→油菜―水稻―水稻→小麦―水稻―水稻(南方传统方式); 现行的方式:小麦―烤烟→蔬菜―水稻→蚕豆―水稻。 时间上的轮作:同一田地上不同时间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方式,调节地力,减轻病、虫、草害。 空间(田块)上的轮作:不同作物或复种方式于不同时间种植于不同田地上。 3、换茬 一种作物收获后种上另一种作物称为换茬。 生产中将轮作中的前作物称为前茬,后作物称为后茬。 4、轮作周期 一定轮作区内各种作物或复种方式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一次的年限,叫轮作周期。 我国轮作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绿肥面积减少,豆类作物的地位下降(化肥施用量增加),重视经济效益。 轮作换茬的重要性 《吕氏春秋》的《任地篇》:今兹美禾(谷子),来兹美麦。 《齐民要术》的《种谷篇》: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 《种瓜篇》: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 《种稻篇》:稻无所绿,唯岁易为良。 农谚 北方:倒茬如上粪;三年两头倒,地肥人吃饱。 南方:年花、年稻、眉开眼笑; 一年蚕豆一年麦,种到头发胡须白。 西欧国家的三圃轮作制: 冬谷物(秋小麦、黑麦) →夏谷物(春大麦、燕麦) →休闲。 改良三圃制: 将休闲改为种植豆科作物三叶草。 马铃薯(芜菁)→春谷物套种三叶草→三叶草→冬谷物 美国:玉米生产带的轮作: 玉米→玉米→燕麦或小麦→三叶草。 日本:轮作是旱田的水。 我国:云南烤烟。 应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减轻化肥、农药对土地的危害减轻土壤侵蚀、退化、水源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轮作换茬的作用 (一)调养地力 用地与养地 1、调节土壤肥力状况 ①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需要养分 的种类、数量和时期各不相同。 稻麦等禾谷类作物,对N、P和Si的吸收量较多,而对Ca的吸收量较少; 豆科作物吸收大量的N、P和Ca,吸收Si的量较少,且N中的40—60%是根瘤固N提供的,土壤中氮的实际消耗量不大,而P、Ca的消耗量却较大; 烟草和薯类作物吸收K的比例高,数量大,同时氮的消耗量也较大; 如果连续栽培对土壤养分要求倾向相同的作物,必将造成某种养分被片面消耗后感到不足而导致减产。 这些作物的合理轮作,可以协调养分的利用,延缓地力的减退,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潜力,避免使土壤肥力片面消耗或形成某种营养元素的严重缺乏。 ② 不同的作物需要水分的数量、时期以及吸收能力也不相同。 水稻、玉米和棉花等作物需水多,芝麻、谷子、甘薯等耐旱能力较强。因此,合理轮作换茬能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全年自然降水和土壤中贮积的水分。 如在西北旱农区,豌豆收获后土壤内贮存的水分较小麦地显著增多,使豌豆成为多种作物的好前作。 ④ 轮作延缓地力衰退与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关 一些研究认为,轮作延缓地力衰退与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有关,轮作有利于细菌的富集并抑制真菌。而连作使根区土壤真菌增加,细菌减少,土壤向真菌型转化。 (2)调节土壤有机质状况 作物的残茬、落叶和根系是补充耕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氮素含量高的分解快。 (3)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繁殖 3、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一般认为:豆科作物比禾本科作物改善土壤结构的能力强。深根性作物和多年生豆科牧草的根系对下层土壤有明显的疏松作用。 调节改善耕层物理性状:密植作物的根系细密,数量较多,分布比较均匀,土壤疏松结构良好。玉米、高梁根茬大,易起坷垃。 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轮作还能消除土壤有毒物质。 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作物根系分泌物及作物的残余物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引起作物自身中毒。如豌豆连作,在途中积累了对自身不利的核苷、乙醛、胞苷等有毒的根系分泌物,轮作可消除或利用。 它们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土壤中都有一定的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