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矿床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矿床学 如何获取有关资料和信息 一、为什么要获取前人的有关资料、 知识和信息? 1) 了解研究区的情况,研究程度,存在问题 2) 选取有用资料,为我所用,节约人力、物 力、时间 3) 了解新涉及的研究领域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4)?学习新理论、新方法 如何获取前人的有关资料和信息 1)?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Congress, Sym- posium or Conference),专题讨论会 (Workshop)和短训班(Seminar or Short course) 2)?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Talk or Email) 3) 上课(极为次要) 4) 读书(较为系统,但资料和观点可能 不是最新的) 5) 阅读杂志(极为重要) 6)网上查阅(最为重要) www.springer.de www.elsevier.nl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UN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www.helsinki.fi/science/igu/index.html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科技部 科教网 基金委 国土资源部 /index.asp 中国科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全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学会 矿床学的发展前景与思维方法 一、矿床学的发展前景 1.矿床学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石器(工具)→金属矿产(冶炼技术,冶金工业)→能源矿产(化工技术,有机化工工业)→非金属矿产(材料合成与加工技术,材料工业)→宝石、玉石、观赏石、园林石(生活水平提高,精神需要) 2矿床成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采铜、金与沥青,并出现铜锡为主的青铜制品。中国战国时代,采冶范围已扩展到银、铅、汞、铁和少许铬,并开始使用煤 (当时称“石涅”)和钻取油气以熬卤。晋朝有以铜镍制白铜的记载。 古代采矿实践积累了初始矿床地质知识。《管子·地数篇》: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这是矿床金属分带和地表次生淋滤现象的简明概括。同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设想矿石的喷发成因;而斯特拉波则将地球生长矿石与神秘“金树”所结果实类比。 16世纪是矿床地质学创建之始,1556年阿格里科拉在《论金属》中提出矿脉是从循环于裂隙的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稍晚丹麦斯泰诺等认为是地球内部的喷气作用从深部带动金属上升而沉淀在裂隙中。1770~1773年德利乌斯等人提出扩散上升水从其经过的岩石中溶解分散的金属微粒而形成含矿溶液,这实质上是侧分泌和次生作用等成矿学说的萌芽。18世纪晚期,火成论者赫顿和水成论者维尔纳两种对立观点和长期论战统治了矿床地质学的思路。 3世纪矿床学研究进展 矿床成因研究及矿床成因分类 矿床成因是矿床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而成因研究是建立在对地质矿化现象的长期反复观察、模拟实验以及运用物化原理来解释矿化现象的基础上的。20世纪初期以来,因工业革命,被开采的矿床日益增多,矿床地质资料日趋丰富,人们用物理化学原理解释成矿现象,概括成矿方式,逐步认识到不同的矿种、不同的成矿要素在不同的成矿环境中发生不同的成矿作用,提出了多种矿床成因观点(如岩浆分异成矿、热液成矿、矿浆贯入、火山喷气成矿、测分泌成矿、沉积成矿和变质成矿等)。并以矿床成因为基础,对矿床进行分类研究。 此时,尼格里、施奈德洪以及林格仑等都提出了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其中以美W. 林格仑的《矿床学》(1907,1922,1933)和所提出的矿床分类表影响较大。他共划分出岩浆、岩石、水体中的3类17种矿床类型。类型划分依据是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方式和成矿的温压条件。这代表了当时的矿床学研究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内生、外生、变质三大类成矿作用的分类体系。 矿床学研究中,成矿物质来源是一基本问题,谢家荣于1963年提出了按矿质的地幔、地壳、地表等不同来源划分矿床类型的方案,促进了矿床成因的研究。 1960‘以来,矿床成因研究更加广泛与深入,认识了一些新的成矿作用,如生物成矿作用、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构造成矿作用、改造成矿作用、叠加成矿作用、陨石冲击成矿作用等,从而扩展了人们对丰富多彩的自然成矿作用的认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