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癫性脑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征及二代基因测序在病因诊断中.PDFVIP

早期癫性脑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征及二代基因测序在病因诊断中.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8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8 年6 月第18 卷第6 期 Chin J Contemp Neurol Neurosurg, June 2018, Vol. 18, No. 6 ·儿童和青少年癫 · 早期癫 性脑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征及二代基因 测序在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刘晓军 张培元 雷梅芳 韦新平 于晓莉 李东 舒剑波 蔡春泉 张玉琴 【摘要】 目的 总结早期癫 性脑病患儿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征,探讨二代基因测序在病因诊 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68 例早期癫 性脑病患儿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采用二 代基因测序筛选可疑致病性突变,并经Sanger 测序验证基因突变来源。结果 68 例早期癫 性脑病患 儿中18 例(26.47 % )检测出癫 相关致病基因,明确诊断为吡哆醇依赖性癫 1 例,系ALDH7A1基因突变 所致;硫胺素代谢紊乱综合征2 型1 例,系SLC19A3基因突变所致。13 例病因明确的癫 综合征中 Dravet 综合征6 例,5 例系SCN1A基因错义突变所致,1 例系SCN1A基因无义突变所致;婴儿痉挛症4 例, 1 例系TSC1基因无义突变所致,但无法确定该基因的致病性,3 例未见可疑致病性突变;早期婴儿型癫 性脑病(亦称为大田原综合征)2 例,1 例系STXBP1基因错义突变所致,1 例未见可疑致病性突变;婴儿严 重局灶性游走性癫 1 例,未见可疑致病性突变。53 例非特异性癫 性脑病中9 例发现可疑致病性突 变,1 例为SCN8A基因错义突变、1 例KCNQ2基因错义突变、1 例KCNH5基因错义突变、1 例CACNA1A基 因错义突变、2 例CDKL5基因无义突变、1 例CDKL5基因框移突变、1 例PCDH19基因无义突变、1 例 GRIN2A基因错义突变。均予2 种及以上抗癫 药物治疗,1 例明确诊断为吡哆醇依赖性癫 后,予维生 素B6 20 mg/ (kg ·d );1 例明确诊断为硫胺素代谢紊乱综合征2 型后,予维生素B1 25 mg/ (kg ·d )和生物素 2 mg/ (kg ·d )。平均随访6 个月至8 年,15 例(22.06% )癫 发作控制良好,21 例(30.88% )癫 发作部分控 制,32 例(47 .06% )癫 发作未控制。结论 早期癫 性脑病临床表型多样,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吡哆醇 依赖性癫 和硫胺素代谢紊乱综合征2 型各1 例,对于可治疗的遗传性疾病针对病因治疗,癫 发作控 制良好。3 例SCN1A 基因错义突变、1 例STXBP1基因错义突变、1 例KCNH5基因错义突变、1 例 CACNA1A基因错义突变、1 例CDKL5基因框移突变、1 例PCDH19基因无义突变为新发突变,丰富了早期 癫 性脑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谱。 【关键词】 癫 ; 脑疾病; 基因; 突变; 序列分析 Clinical phenotype, gene mu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inpatientswithearly⁃onsetepilepticencephalopathy 1 1 1 1 1 1 2 LIU Xiao⁃jun , ZHANG Pei⁃yuan , LEI Mei⁃fang , WEI Xin⁃ping , YU Xiao⁃li , LI Dong , SHU Jian⁃bo , CAI 3 1 Chun⁃quan , ZHANG Yu⁃qin 1DepartmentofNeurology, DepartmentofNeurosurgery,TianjinChildrensHospital,Tianjin 300314,China3 2TianjinInstituteofPediatrics,Tianjin 300074,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ZHANGYu⁃qin(Email:zhangyuqin0809@) 【Abstract】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