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种方法详解 根据母子关系判断大致方向找笋、找鞭。笋无公母之分,只有前后之分,有时候竹比较疏的情况下,或者猜想母子关系,判断出笋位置,从而在出笋竹“去鞭上”或者叫阳面找笋。 实战详解:下图便为比较明显母子关系,老竹为13年竹,母竹为15年出笋竹,构成一个关系,其鞭必然再两竹连线的延长线上 由于此出笋竹埠头比较深,故笋位置比较远,顺延长线上寻找,大概距出笋竹大概3米出找到一裂,笋裂缝一般呈圆形、放射状突起,区别与竹鼠地洞,竹鼠地洞长条形或者小碎土隆起。 挖开裂缝后,出现一笋(图中小笋产生),再顺鞭方向挖到对坐笋,一般到春天后此处小笋会成退笋,而大笋会长成成竹。再可顺主鞭回追。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为标榜,不为浮华,此文只是在前人基础上一次总结,尽此而已。 挖冬笋几招 一、冬笋来源 冬笋故名思议就是冬天毛竹的笋。毛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靠地下根状茎进行繁衍。根状茎我们称为鞭,鞭出笋,笋其实就是鞭的嫩头。夏秋天笋,叫鞭笋、冬天笋叫冬笋、立春后冬笋出土叫毛笋、毛笋长大就成了竹。 南竹是毛竹中的一种。很多人错写为“楠竹”。(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980页,关于“南”字的最后一个词条,即“南竹”,解释是:毛竹。该书第982页对“楠”字的解释是:楠木。所以,“南竹”不能写成“楠竹”。)被统称为毛竹,又别于毛竹,南竹是毛竹中最名贵,最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种实用竹。 二、鞭、笋、竹的关系 毛竹,地上为竹竿,地下为竹鞭。浙江地区白露之后竹鞭上侧芽萌发,慢慢形成冬笋,到冬至前后冬笋成熟,可以开挖。立春过后,万物复苏,冬笋渐渐膨大拔长,俗称”冬毛笋”。到清明前后,“冬毛笋”出土成毛笋,之后迅速长成竹子,端午前后放出侧枝桠,鞭笋可以挖了。 → → → ↓ ← ← ← 鞭侧芽萌发成冬笋 冬毛笋 毛笋出土 毛笋 毛笋发育成新竹 成竹 鞭笋竹示意图 三、规律与经验 天地万物都有规律,要想挖到冬笋就要知晓冬笋如何长出来的,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长的,什么情况下长的,就要把握其生长规律。规律一般来说,本源只有一个,表达方式可以多样。上升到理论成为书面化是规律的一种表达形式,还有一种就是实践总结规律,俗称经验。理论化的规律往往死板,因为它是总结性的,高度性的,本质性的,随外因的影响的应变性不够。 而经验它来源于实践,能够根据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因势利导,相比来的实用,但其缺点就是经验因人而异,经验足的可以接近于理论,经验少的则比较单一,往往知晓一、二个诀窍,实用性就显的狭隘了。 最好的就是既能知晓理论性的规律,然后结合实际经验。也就是知晓长笋的规律,运用经验来挖笋。我们先要弄懂认行鞭规律、识产笋竹规律、找产笋鞭规律、识鞭出笋规律、识出笋位置规律。 四、鞭的规律 1.认识鞭 先有鞭、鞭出笋、笋成竹。竹出来第一档鞭俗称“主鞭”或者“娘鞭”,主鞭到一定程度又分叉成次鞭,次鞭还可以再次分叉成次次鞭,以此类推。为了便于区别我们将主鞭叫一级鞭、次鞭(子鞭)叫二级鞭、次次鞭叫三级鞭。 2.分别鞭的老嫩 主鞭为一般为浅橙黄色,质硬。次鞭一般颜色浅一点,为金黄色,质比主鞭稍软。越到新鞭,颜色越浅,质越软。老鞭则颜色暗、发黑或者苍白。嫩鞭露出地面成草青色,老鞭成墨绿色。 各种鞭 主 鞭 ← → ↓ 各种鞭 老青鞭 嫩鞭 ← 主鞭 鞭笋 五、行鞭规律 (一)、竹鞭分叉: 1.竹繁衍靠竹鞭,竹鞭能够因地而行,遇到软的土质就穿越,遇到硬质、阻挡物就迂回甚至跨越,即使遇到外力断了、潮湿烂了,也能分叉前行。 2.竹鞭芽互生,平行于地,与竹鞭一般成45度左右锐角。鞭有两种情况能分叉,第一种是被动分叉也就是前方鞭断了,导致顶芽生长激素浓度高,发育生长成新鞭,第二种是鞭主动分叉,让竹子繁衍开来。 (二)、竹鞭的生长方向:天地万物都是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植物也是如此,并且是靠激素来调节的。竹鞭在泥土中走向,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那就是它往水分充足、阳光充足、营养充足、土壤疏松的地方繁衍。 鞭这种趋向潮湿、疏松土壤的习性可以指导我们找寻主鞭,特别是地形条件相对复杂的情况下。 (三)、竹鞭土壤分别深度 有文献分析显示竹鞭在土层中生长的深度依林地土壤疏松肥沃程度而异,一般生产靠近土壤剖面的底层。如果土层为40公分深度,竹鞭在25-35公分分布占80%。如果土壤比较硬,则主鞭分布较为浅一点。 ( 四)、判断主鞭的深度 一般情况下是看竹埠头深浅,竹埠头浅主鞭也浅。有的土壤很疏松、土层很厚,竹埠头深,主鞭在土里确实很深,开挖工程量巨大,可以寻找露出土面浅鞭,继而来帮助寻找主鞭。鞭四通八达,肯定有露出的子鞭,耐心、仔细寻找才是关键。 竹埠头深浅判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治疗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pptx VIP
- GP规范中文版2.2_原创精品文档.pdf VIP
- 安徽灿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简章.PDF VIP
- 制粉系统外委维护技术协议..doc VIP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设备设计》期末知识点复习习题(含答案).pdf VIP
- 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4)解读 PPT课件.pptx VIP
- 华东理工大学《过程流体机械》期末复习资料.pdf VIP
-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选型手册V2.6.pdf
- 凯恩帝K1000Mi-A,K1000M4i-A说明书(连接调试篇).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