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三.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三

(1)李某在外贸业务中被骗的行为应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理由是:这种行为属于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认为犯罪的情况(依据修订前的刑法应当按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根据修订后的刑法应当按照刑法第167条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定罪处罚。属于新旧刑法均认为犯罪的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工作中具体适用修订刑法第十二条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1997年10月),如果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认为是犯罪,修订刑法也认为是犯罪的,按照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167条的规定明显轻于修订前刑法第187条的规定,故从轻适用行为后生效的新刑法第16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李某在外贸工作中失职被骗的行为,在当时是否属于刑法上的犯罪,可能会有争议。但是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正确认定和处理玩忽职守罪的若干意见(试行)》的解释看,原刑法第187条玩忽职守罪是包括李某这种行为的。从司法实践中看,当时对于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外贸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有以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判例。 (2)李某将200万元借给运输公司的行为己构成挪用公款罪。李某作为国有外贸公司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司200万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具有挪用资金的性质。又因为李某是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应当依照挪用公款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3)李某收受吴某“过节费”的行为构成受贿罪。理由是:李某作为国有公司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挪用公款)牟利,收受他人财物,构成受贿罪。李某为张某“帮忙”并收“辛苦费”的行为构成介绍贿赂罪。经李某作中介,使张某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达3万元以上,获取非法利益,具备介绍贿赂的性质。综合案件事实,李某介绍贿赂,①收买国家工作人员,贪赃枉法②介绍贿赂数额较大;③后果严重,使罪犯逃脱罪责;④个人获取非法利益较大,属于情节严重,构成介绍贿赂罪。 案例:1999年,被告人杨保民在担任上海皮鞋厂住宅办公室主任期间,该厂有一套价值95万元的职工住宅需出售。同年8月,杨保民与已被上海永建录音器材厂辞退的陈鸿初次见面,即商定将该套住宅出售给上海永建录音器材厂。嗣后,杨保民向本单位领导作了汇报,单位领导要求杨保民必须在收到钱款后再行交房。杨保民虽然口头允诺领导的要求,但事实上既未与陈鸿签订书面合同,又未对陈鸿进行必要的核实,且在房款未到账的情况下,将该住宅的单位空房调配通知单交给了陈鸿。陈即用伪造的印章办理了调拨手续,又将该房以人民币90万元的价格出售,所得钱款被其挥霍和还债。 * 1 abc * 2 a b 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虚假出资罪之间的区别。前者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申请公司登记的个人或者单位,欺骗的对象是公司登记主管部门,欺骗的手段是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的结果是获得公司的登记。后者的犯罪主体则是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欺骗的对象是其他股东,欺骗的手段是实际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欺骗的结果是侵犯了其他股东的合法权利。答案:C * 4 解析:本题直接考查法条,根据刑法第165条的规定,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但是国有公司控股的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到底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呢?2005年8月1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的解释》作出了明确的解释:为准确认定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中的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现对国有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解释如下: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论。根据司法解释,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的人员并非都是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而只能是那些国有公司、企业委派的人员才能视为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可以看出,国有公司控股的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并不能视为国有企业的董事、经理,而要看其是否由国有公司所委派。本题答案:BC * * 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 虚假破产罪案例 *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 * 销售伪劣产品最和销毁会计凭证罪 * 为亲友非法谋利罪 * 姜涛犯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 犯公司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 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 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操纵上市公司无偿将本单位资金提供给其他单位使用,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已构成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十、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1.本罪的定义 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