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体裁例谈-长汀一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散文的体裁例谈-长汀一中.DOC

PAGE PAGE 3 散文的体裁例谈 吴永福 散文是弹性文体,包括许多体裁,如书信、日记、游记、传记、小品、随笔、杂文、报告文学等。这里列举一些。比如周作人的《乌篷船》,是书信体。此种体裁通常都是表达问候或事务往来。因对方所去的是自己的家乡,便给对方一些旅行方面的指导。其写作动机及目的是导游性质的,但不同于一般的导游册子,仍在于写法或介绍上的别致。“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啰唆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此种行文的巧妙在于避开了介绍风土人情或风物景致的必要,而集中在交通工具上,有了便利的交通工具,那些景致就可以看到了。接着作者便介绍那种交通工具,即水乡的船。船有乌蓬与白蓬之分,各有用途。乌蓬船又分三种,即四明瓦、三明瓦及小船,而三明瓦最适用。这些说明文字不厌其详,不仅可让对方了解得清楚一些,更在于由此引发兴趣。坐船出游,不能性急。“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蘋,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这是一种悠然闲适的心态,最便于赏玩景致。其实作者是把自己的记游心得告诉对方,以期对方能够领会及践行,从而增加兴味。行文至此,导游的目的是达成了,但言外之意却传导出一种人生态度及相应的艺术趣味来。有趣的是作为收信人的子荣君,又是作者曾用的笔名,则本文可谓写给自己看的,乃闲适心态的自然流露。 小品,即小品文,多写生活情趣。仍以周作人的散文为例,比如《故乡的野菜》,文中讲与故乡的感情并不是特别地深,离开之后也不是很眷恋,但有时也会想起。然后讲了故乡的几种野菜,即荠菜、黄花麦果及紫云英,尽管各有吃法,但就滋味上讲仍就是清淡的。此种态度及趣味,还可用别的物事来比方。比如《喝茶》一文中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不可少。”这里讲喝茶的要义在于片刻的优游,即悠闲。由喝茶又讲到茶食,即佐茶的食物也应以清淡为主,比如豆腐制品的茶干及干丝。再讲到日本的茶淘饭,配以腌菜及萝卜,都是于清茶淡饭中寻求其滋味。不用说,清淡的滋味正好对应于悠闲的心态。再如《北京的茶食》一文中所写:“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悠闲的心态中,所要领略的是一些生活的情致。看似无用,实则可以抚慰心灵。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多为闲适心态的表现,写来平和冲淡。林语堂也很倾心于小品散文,进而提出小品文笔调或闲话文风及家常文体。比如《秋天的况味》,文中由吸烟说起,讲到烟有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很显然,这里对秋天的观感是一种成熟之美,可以表明绚烂多姿,又老到炼达。不过即便如此言说,作者也只好界定在初秋,而不是晚秋。若晚秋一到,则免不了凋落衰残及肃杀。至于初秋的温和,有如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又如文笔渐趋纯熟炼达,有深长意味。行文至此,作者便拓展开去,“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诸如慢火炖猪肉、旧字典、旧书桌、老气横秋的招牌及书家苍劲雄深的笔迹,还有徐娘半老的风韵等,这一切都能体现出秋的温文醇熟的滋味。再引邓肯的话,以供佐证。并认为:“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大可引为同调。 杂文,也叫随感录、杂感等,因鲁迅的倡导而形成一种文体。比如王小波的《我看文化热》,文中先讲几次文化热的现象,然后再讲自己对文化的理解,表明一种反思。“我知道一种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是一个社会里精神财富的积累,通过物质媒介(书籍、艺术品等等)传诸后世或向周围传播。根据这种观点,文化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现在正热着的观点却说,文化是种操守、是端正的态度;属伦理学范畴。”两相比较,只讲伦理或操守,无疑是缩小了文化的内涵。“不管怎么说,只有这么一种成果,文化显得单薄乏味。打个比方来说,文化好比是蔬菜,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