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二) 刘松来.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第二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独尊与今古文经学的文化透视 汉王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但社会生产力 得以恢复发展,而且封建专制政体也日渐巩固。 与这种社会政治状况极不协调的是,当时主宰意 识形态的仍是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思想。这样, 寻求一种与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思想学术就成 为汉代朝野的当务之急。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历 史背景之下,儒学被送上了至尊的祭坛。儒学走 向至尊,这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大 事件,而且也是中国传统学术的转折点。从此之 后,中华传统学术除了依附政治之外,几乎别无选 择。就儒学本身而言,它在走向至尊的同时,也就 被剥夺了宝贵的话语自由,从而逐渐演变为一种 政治的传声筒。作为儒学政治化的特定产物,两 汉经学的产生和流变过程几乎成为整个封建时代 中华学术的缩影。它不但确立了传统学术的基本 类型,而且大致规定了传统学术的基本品格和话 语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学之外无学术”绝 ·#! · 中编·第二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非一种夸大之词,而是曾经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一种实实在在 的独特文化现象。 一 儒学独尊与文化专制的形成 公元前 年,汉景帝去世,皇太子刘彻登基,是为汉武帝。 !! 汉武帝在儒学发展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吕思勉先生曾 ! 经指出:“汉崇儒之主,莫过于武帝。其为治,实亦儒法杂。” 正是在汉武帝统治期间,儒家学说才完成奠定了由在野学派向 官方学术转变的历史走向。 建元元年(公元前 !# 年)十月,汉武帝在即位伊始便采用 了两项振兴朝纲、巩固刘汉王朝的重要举措:一是任用好儒术的 官吏主持朝政,以便为实行新的汉家制度作好组织上的保障;二 是下诏策问,为实现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寻找理论依据。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启用儒学之士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 他不但“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史记·儒林列传》),封以官职,而 且在首次任用好儒术的窦婴为丞相失败之后,干脆将布衣出身 的儒生公孙弘拜为丞相,封平津侯。这种大胆举措不但从组织 上保障了儒学通往官方学术道路的畅通,而且还直接促使儒学 政治地位快速提升,从此学习儒术成为人们获取政治出路的终 南捷径。 应该提及的是,在为儒生入掌朝政提供组织保障问题上,除 了汉武帝功不可没之外,公孙弘所起的促进作用同样不可低估。 他由布衣而致丞相,不但起到了现身说法的示范作用,而且在身 居高位之后,公孙弘还及时将汉武帝延揽儒生的政治设想上升 吕思勉《读史札记·儒术之兴下》第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 % !’%( ·!%$ · 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 为一种国家的法律制度。他在一篇奏章中写道: 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其劝 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故教化之行也,建首 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 人伦,劝学修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 教未洽,不备其礼,请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