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理论基础培训课件( 3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服装结构设计 ----理论基础;一、课时计划 四课时:由于本班学生基础的不同,而本学科以实践操作为主,所以在进入实践操作程序之前先用四个课时来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 1、人体结构的分析 2、人体测量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量体手法 3、服装制图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 1. 让学生对人体结构知识的掌握以及男女人体区别的了解 2.如何掌握正确的量体手法 3.服装号型与常用符号的掌握;前 言;服装结构设计方法;第一章 服装结构制图依据 第一节 人体体表特征 第二节 人体测量 第三节 服装制图基础知 识; 服装服务的对象是人,是穿在人身上,可以说服装是人体的第二层皮肤,是人体的软雕塑、外包装,就好象精美的礼品包装一样,所以不管是服装款式设计、纸样设计,都是围绕人体为核心而展开的工作。“量体裁衣”四个字精辟地概括了人体与服装的关系,人体的外形决定了服装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由此在学习服装结构制图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人体结构及其特征。 ;第一节 人体体形构成与特征 一.人体比例 二.服装构成人体区域的划分 三.人体特征及男女体型差异 ;一.人体比例;二.服装构成人体区域的划分;三.人体特征及男女体型差异;3、上肢:由上臂、下臂和手掌组成。 差异:男性上肢较粗较长;女性上肢较细较短。 4、下肢:由大腿、小腿和足组成。 差异:两腿细长,合并内侧可见间隙;女性大腿脂肪发达、粗短,两腿合并密不见间隙。 ;第二节 人体的测量;第二节 人体的测量;一、测量工具: 1.软皮尺:最常见,最简易的人体测量工具之一,一般以厘米(cm)为单位。 2.马叮人体测量仪:;二.测量要领: ?1.净尺寸测量:净尺寸是确立人体基本模型的参数。为了使净尺寸测量准确,被测者要求穿紧身的衣服。软尺不宜过松或过紧,保持纵直横平,以便设计者的发挥。 2. 被测者站直、勿低头、挺胸、保持自然姿势。 3. 测者站在被测者的右斜前方,测量右半体。 4.定点测量:是为了保证各部位测量的尺寸尽量准确,避免凭经验猜测。 5. 测量时,观察被测者的体型,特殊部位做好记录。 6. 测量围度:左手持软尺零起点,右手持软尺水平围绕一周,注意软尺贴紧测位,既不脱落下不扎紧感。 7.厘米制测量:测量者所采用的软尺必须是厘米制,以求得标准单位的规范统一。 三.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的标准为软尺在测位贴紧时,其状态为既不脱落,也不使被测者有明显扎紧的感觉,围度得测量除了保持软尺的水平外最理想的状态是能有一根手指的活动量。在测量人体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测量,以防数据的丢失。 四.测量部位: 可以分为长度的测量和围度的测量两大类;1、人体测量的点: 人体测量是根据人体结构的点、线、面而定,由点连成线,决定线的长度;由线构成面,形成服装的裁片。为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人体上的关键点 (如图示) ;(二)测量步骤: 1.长度的测量: 1)头高:经过头骨顶点到肩端点的距离。 2)身高: 人体站立时,由头骨顶点量至脚根的距离。 3)衣长: 前衣长:人体立姿时,由颈肩点通过胸部最高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 后衣长:人体立姿时,由后领圈中点,通过背部最高点,向下量至服装所需长度。;3)腰节长:前腰节长由颈肩点经过胸部最高点量至腰围线(腰部最细处)的距离; 后腰节长由后颈肩点经过肩胛骨至腰围线的距离 4)背长:由后颈点至腰围线(腰间最细处)在后中心线的距离; 5)胸高:由颈肩点量至胸部最高点(乳峰点)的距离。 6)袖长:肩骨外端点向下量至所需长度的距离; 7)肘长:肩端点至肘点的距离。 ;7)裤长:由腰的侧部髋骨处向上3cm(即腰带宽)起,垂直量至处踝骨下3cm或离地面3cm左右,或所需长度。 8)裙长:由腰的侧部髋骨处向上3cm(即腰带宽)起至裙摆的距离。 9)臀高(腰长):人体立姿时,侧腰髋骨向上3cm处至臀围最丰满处的距离。 10)上档长:人坐端正坐立时,侧腰髋骨向上3cm量至凳面的距离.;头围:头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所得的长度。 1.领围(N):通过前颈窝点,颈侧点和后颈点三点围量一周的圆顺曲线长度。 前颈窝点(FNP):胸骨端上部连接左右锁骨的直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 颈侧点(SNP):颈部外侧三角斜方肌前端,前颈窝点与后脊椎点的连线与肩棱线的交点。 后颈点(BNP):第七脊椎突出点。 ;胸围:通过胸高点以及左右腋窝点水平围量人体一周所得的最大水平围长度。 腰围:经过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的弧线长度。 臀围:臀部最丰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