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决策方法多交流方式的群体决策比较*
郑全全 郑波 郑锡宁 许跃进
(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杭州 310028 )
(email: qqzheng@)
摘要 采用人员选拔的实验室模拟实验,以 160 名被试组成 40 个 4 人群体,对 4 种决策方法和 2
类交流方式的群体决策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 (1)决策方法和交流方式对于讨论过程的信息交流
具有显著影响;(2 )以计算机为中介进行决策的被试知觉到的任务难度要高于面对面决策条件;
决策方法对于群体成员有关实验任务难度知觉具有主效应;交流方式和决策方法对于群体决策过
程满意感和结果满意感没有显著影响;(3 )在以投票轮次来表明群体达成一致意见所需时间上,
决策方法对于投票轮次具有显著影响。恶魔式辩护、辨证式查询两种方法下所需的投票轮次多于
专家意见法和自由讨论法的投票轮次。
关键词 计算机中介 面对面 群体决策 恶魔式辩护 辨证式查询。
分类号 B849;C93
1 引言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中介(Computer-Mediated, CM )的群体决策在组织中得到广泛运
用,如利用e-mail、电话会议、近程(如局域网会议)和远程电子视听会议(跨省或跨国的
internet会议)、电子商务平台等等进行群体决策,于是出现了一种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 (Face
to Face,FTF )群体决策的电子决策群体和全新的群体决策模式,因此FTF与CM群体决策的
异同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并做了大量的研究。[1][2] [3] [4] [5]
Lam等人指出,CM交流方式使群体更好地汇聚非分享的信息,其优点体现在:(1)匿
名性,使成员无拘束和更平等的参与;(2 )平行沟通,交互式的以计算机为中介的讨论使成
员同时分享信息,抑制优势成员主宰讨论;(3 )电子登录,CM能对成员所输入信息进行在
线记录,使个体成员的观点随时备查,减少了信息超载和记忆负荷。但也有学者认为CM群
体决策的效能不如FTF群体,例如,相对于FTF群体,CM群体在讨论时辅助言语和非言语线
索的缺乏,使大量信息无法传递;成员满意感较低等[4]。
Baltes等人在总结 27 篇有关FTF和CM群体决策的论文时指出,近年来在该领域出现了
最为流行的研究取向——群体决策的功能取向(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group decision
making )理论[5]。该理论取向认为,群体决策的功能代表了群体成员满足成功决策要求的手
段,具体指:(1)对问题情景的理解;(2 )对有效选择的理解 (3 )对备择方案的积极性质
的判断;(4 )对备择方案的消极性质的判断。而成员能正确理解有效的选择,就必须有充分
的信息交换。这一观点与Stasser的信息取样模型 (model of information sampling )不谋而合。
信息取样模型认为,群体成员充分的信息交换是正确决策的前提,而当讨论是无结构的,且
所讨论的是判断任务时,群体讨论往往容易出现两种偏差:(1)讨论朝着分享信息方向偏移;
(2 )讨论朝着有利于群体讨论前偏好的方向偏移[6] 。这里,分享信息是指群体成员都掌握
的信息,与此相对立的非分享信息是指只由单个成员所掌握而其他成员不知道的信息。可见,
在对FTF和CM群体决策效能作一比较时,信息是否被群体成员充分讨论是关键。
同样,为提高决策效能,研究者对决策方法也进行了许多探讨。Mason针对在组织决策
中传统的专家意见法(E )的缺陷,首次提出恶魔式辩护(Devil’s Advocacy,DA )和辨证
式查询(Dialectical Inquiry ,DI )两种决策方法[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模拟优化确定深井软岩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 基于核心向量机的多任务概念漂移数据快速分类-智能系统学报.PDF
- 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数据中心网络coflow调度机制-电子学报.PDF
- 基于消错决策理论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PDF
- 基于漂移度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方法.PDF
-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奥运大气污染控制效果评价ViewTableof.PDF
- 基于用户综合信任度与社区信任传播的推荐算法-计算机工程.PDF
- 基于电流密度连续性条件的直流电阻率各向异性问题自适应有限元模拟.PDF
- 基于空间比较路径选择模型的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中国管理科学.PDF
- 基于突变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沈阳建筑大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