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鞅变法与秦的盛教学课件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中商鞅对军功和等级的认识回答第一小问;从商鞅变法的法令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从商鞅对“法”的认识角度回答第一小问;商鞅以法治国旨在维护秦国君主统治;从商鞅严刑峻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角度一分为二地评价。第(3)问从商鞅变法对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角度入手,联系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特征回答。 [答案] (1)体现: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 (2)思想:以法治国。 出发点:维护秦国君主统治。 评价:有利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严刑酷法会激化社会矛盾。 (3)措施: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 * 第二单元 第 4 课 识记基础知识 理解核心要点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 创新 演练 基础随堂巩固 知能综合提升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有一个人从秦国的商地逃到边关,他想在客栈投宿。 “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 材料一: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问题一:结合材料,商鞅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材料二: 材料三: 政治: 文化: 经济: 军事: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新兴地主要求改革 “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要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铁器牛耕广泛使用,生产力极大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商鞅生活的时代 战国时期形势图 1.掌握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理解变法的必要性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一、历史背景 (1)战国初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六国。 (2) 决心变法图强,广纳贤士,重用商鞅。 (3)商鞅积极宣传变法的意义,为变法扫清思想障碍。 秦孝公 观察下面图片,为争取变法顺利开展,商 鞅做了哪些努力? 提示:图一:说服秦王,获得支持;图二:论战权贵,扫清障碍;图三:南门徙木,取信于民。 二、变法措施 1.军事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1) 制,官爵和军功结合,增加士兵勇气,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 的政 治、经济优势。 (2)建立 ,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军功爵 地主阶级 什伍制 2.经济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1)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可以买卖。正式废除 ,推动地主经济发展。 (2)奖励耕织, ,招徕晋民垦荒。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提高生产积极性。 (3)统一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 井田制 重农抑商 度量衡 3.政治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县制, 任免官吏,县制将取代分封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2)实行 法,加强管理,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3)规定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4.思想文化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国君 轻罪重罚 什伍连坐 焚烧诗书 三、历史影响 (1)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 ,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 的目的。 (2)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变法,推进了 秦国社会的发展,推动宗法分封制向 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也产生了 深远影响。 地主经济 富国强兵 中央集权制 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惩治)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第二天),秦人皆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思考:这一事件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了改革的阻力来自上层;打击了守旧势力;商鞅具有巨大的勇气和斗争精神;通过严刑峻法推进改革;树立了变法的权威。 一、如何比较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基本特点?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改革 理念 梭伦推崇“中庸”,以求得矛盾双方的和解,成为指导改革的基本原则 商鞅推崇“法治”,严刑峻法,不畏权贵,成为指导改革的基本原则 改革 内容 触及了当时的土地占有关系,并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 触及了当时的经济、政治、思想和军事的全面、彻底的改革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