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学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豫北地区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传统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都是分课程进行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容上,表现出简单、重复,主要是一些所谓的验证实习,即实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的实习不能真正达到地理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为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对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过去单一的验证性实习改为野外综合实习,优化重组,形成新的实习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的
通过野外考察,加深对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综合分析能力,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专业素质的目标。同时,野外实习也是进行国土资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途径,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
认识华北平原到太行山区的地势地貌分异规律(二、三阶梯之间的地势变化),包括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规律;太行山区地质地貌考察,掌握流水峡谷地貌、喀斯特地貌、山间盆地地貌的形成原因;人工河红旗渠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考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领会资源利用与环境整治模式。
(四)教学时数
本实习计划安排2周时间,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末进行。
(五)教学方式
野外实习计划介绍;实地调查和观测,采集标本和样品,室内测试分析;资料收集与分析;野外实习总结。
(六)主要参考书目
1 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郭有立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
3 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杨士弘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
4 自然地理学,陈效逑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二、本 文
第一部分 华北平原到太行山区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要点
掌握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规律,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知识和作用。
教学时数
5天时间。
教学内容
1、华北平原-林州盆地-太行山麓水平地带性野外观察:主要考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暖温带半湿润森林草原-褐土、暖温带灌木草原-山地土壤(淋溶褐色土)等水平地带性规律;
2、太行山区垂直地带性野外观察:主要考察林州附近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综合自然地理特征;
3、云台山垂直地带性野外观察:山地植被、土壤等的分布规律;
4、考察从山东西部平原到豫北地区沿线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知识,实地考察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第二部分 太行山区地质地貌与现代环境
教学要点
认识太行山区主要自然地理过程,了解林州盆地、云台山的形成历史和现代环境,掌握第四纪沉积、流水峡谷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林州盆地和太行山麓洪积扇的时代和成因,认识黄河阶地的形态与特点及其形成过程,了解黄土地层古土壤序列与气候记录等。
教学时数
5天时间。
教学内容
1、太行山峡谷水系发育与变迁,地貌与岩性、断裂的关系;
2、观测从合涧到弓上水库沿线太古界震旦系及早古生界各统地层和岩性,并注意观测第四纪沉积物和新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河谷阶地等;
3、观察林州盆地和太行山麓洪积扇及其成因,观察林州五龙洞岩溶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4、云台山山地地貌、断裂构造地貌、流水切割地貌野外观察,小寨沟和老龙潭等峡谷形成过程;
5、济源地区黄土分布和成因以及黄土地貌形成特点;
第三部分 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地理环境
教学要点
认识豫北半湿润半干旱区主要自然地理过程,了解人类活动强度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时数
4天时间。
教学内容
1、参观“红旗渠”引水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重点进行人类对环境改造的认知实习;
2、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古代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了解农业起源、环境考古野外工作方法;
3、太行山区自然环境特点与人类定居、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关系,认识自然原因与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4、实地调查城市人工地貌与城市本底自然地貌的差异,了解城市化过程的气候环境效应、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
考核要求
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报告。对于实习成绩,把完成实习的过程和实习报告质量作为评定成绩的因素给予综合评判。
太行山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形成
一、太行山深切河谷及其发育
太行山区河谷按成因可分为深切曲流河谷和深切顺直河谷。所谓深切曲流河谷就是河流沿原先的曲流河床下切,河床弯曲与河谷弯曲一致的河谷。我国河流地貌学家沈玉昌认为,深切河曲往往是在河流深切以前已有了河曲的形式。许炯心也认为,准平原形成后,若地壳抬升,则原发育于准平原上的曲流将保持原流路切入基岩,故深切河曲再现了古代发育于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工程测量74课件讲解.pptx VIP
- 湖北省楚天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后续服务承诺及其保障措施.docx VIP
- 2024凉山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学习辅导试题及满分答案.docx VIP
- 油库安全设施设计专篇.pdf VIP
- 建筑施工 - 新19J108外墙外保温薄抹灰系统建筑构造.pdf VIP
- 建筑测量工程全站仪坐标放样及坐标测量教程.pptx VIP
- 湖北省楚天教科研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含解析.docx VIP
- 全站仪数据采集坐标放样.doc VIP
- 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