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社会一个难缠的问题-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PDF

环境与社会一个难缠的问题-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社会科学 2014 年第 5 期 环境与社会 DOI:10.13858/j.cnki.cn32-1312/c.2014.05.005 环境与社会:一个“难缠”的问题 王晓毅 中国社会科学 院社会学研 究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 究中心研 究 员 100732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但是当政府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试图揭示环境问题 成因的时候,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被高度重视,而社会成因却被简单化,在许多时候环境政策甚至建 立在对社会成因的猜想和自以为是的假说上面。在这里我们想说明的是环境问题与社会因素之间的 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它需要整体和历史的思考才能加以把握。 环境如何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也许没有人否认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但是在许多人看来,社会问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与 自然科学的高深研究不同,社会科学的结论似乎是有目共睹的,无需深入的研究就可以为大家所知 道。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荒漠化问题,现在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受到荒漠化的威胁。草原退化是荒 漠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占国土面积40% 的草原有90%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对于这样一个严重的 环境问题,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已经有大量研究,如草原退化与气候变化、与草原利用强度和利用方式 之间的关系。仅大范围确定牧草产量,就要将遥感和地面监测的结合,产生大量科学数据,人们依赖这 些数据来判断草原退化的现状。但是草原退化的社会原因,似乎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解释,比如人口压 力增加、过度放牧和“公地悲剧”等等,似乎每个人甚至不需要去草原,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人们接受 这些解释不是因为这些解释有证据,而是因为他们与人们的想象经常是一致的。因此在面对草原退化 的时候,似乎不仅不需要深入的社会科学研究,甚至不需要受过社会科学训练的人,凭着经验和直觉 就可以清楚地表述其社会原因。 或许大量的政策就是基于这种简单化的社会归因形成的,包括减人、减畜等草原保护措施纷纷出 台。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达到草原保护的目的,反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 很少有决策者认识到面对环境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社会科学研究,反而基于一些自以为是的常识,如补 贴不足、管理不严等,进一步强化原有的政策。其结果经常与保护环境的目的南辕北辙,甚至出现灾难 性的后果。这些政策之所以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思考环境问题的时候忽视了社会问题的复 杂性,忽视了环境社会学所面对的是一个“难缠”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呢?通过什么方法才能将作为社会问题的环境问题梳理清楚呢? 换句话说,环境社会学要怎样去研究呢?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需要透过环境现象的外表 才能深入认识其社会原因。 科学关注因果关系,不管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都强调分析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使在 25 环境与社会 :一个“ 难缠” 的问题 分析多重原因的时候,也会希望通过多元的分析方法,将每一个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清楚。但 是当我们对环境问题进行社会科学分析的时候,这种模式会遇到很多困难。 首先,导致一个结果的社会原因经常是复杂的。比如,牲畜数量与草原植被的关系也许可以作为 一个自然科学的命题被讨论,尽管有许多争论,但是争论双方都认为科学研究可以清楚地回答这个问 题。但是牧民决定饲养多少牲畜,却是受多重社会因素制约的,而且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反应,简单 的解释经常是无效的。 有些人看到牲畜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必须要增加饲养数量,所以他们认为 牧民增加牲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收入不足,因此只要给牧民增加补贴,使牧民有足够收入维持其生计 就可以促使牧民减少牲畜。我们不能说这个逻辑完全不成立,但是在很多时候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可以想象一下,那些饲养了大量牲畜的牧民多是收入较高的牧民,他们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维持生存 的水平,恰恰是较高的收入支持了他大量饲养牲畜;那些处于生存线附近的牧民恰恰是那些少畜和无 畜户。因此很难想象给牧民增加收入以后他们会主动减少牲畜,他们可能更会倾向于增加牲畜数量, 因为这不仅是他们的资产,也是他们的生产资料,特别对于那些中小牧户来说,增加牲畜的愿望会更 加迫切。 也有人看到牧民增加牲畜是因为他们的收入结构比较单一,如果将他们迁移到城市,离开牧场, 改变了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