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性传播疾病  第二节  艾滋病及防治 第一节  性传播疾病 一、性传播疾病的概念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简称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组感染性疾病。  二、性传播疾病的分类 (一)细菌性:梅毒、淋病等。 (二)病毒性:AIDS、生殖器疱疹等。 (三)真菌性:生殖器念珠菌病。 (四)衣原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等。 (五)昆虫性:滴虫病等。 三、性病的传播途径 (一)性交传播 (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三)母婴传播 (四)医源程序性传播 (五)间接性接触传播 四、性病的治疗现状            在规范治疗下,除艾滋病外的所有性病都能完全治愈。  五、性病的预防原则            性病是传染性疾病,因此,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预防的基本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密切监测高危人群。            然而对个人而言,最好是增加有关性病的知识,构筑预防性病的防线,把性病拒之身外。   第二节  艾滋病及防治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全中文译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致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或血液、血制品及母婴传播传染。HIV特异地侵犯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引起人体细胞免疫严重缺陷,导致顽固的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损害。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2009年:主题为“普遍可及和人权” (Universal Access and Human Rights)。 2010年:主题为“正视艾滋,重视权益,点亮反歧视之光” (Keep the light on HIV and human rights)。2011年: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Getting to zero) 2012年-2014年:主题同2011年 副标题: “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2012) “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2013,2014) 一、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我国艾滋病疫情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全国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状态; 经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各地流行模式存在差异,中老年人、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疫情上升明显; 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明显增多,发病人数增加。 2014年7月,全球专家对100多个国家的艾滋病疫情进行了分析,以感染人数、新发人数和死亡人数作为指标,将流行程度分成由高至低的十个等级。中国处于第八等级,按照中国的人口庞大基数来计算的话处于低流行,但按照感染者的绝对数量来计算的话,中国则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 截至2015年。中国近50万人(49.7万例,死亡15.4万例)感染艾滋病,在中国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约15%为15-24岁的年轻人,且年轻男性的感染率在上升。 从地域上看,中国西南重点省份感染比较多,云南、广西、四川三个省份的感染者和病人占全国的45%。   2014年1-10月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量8.7万病例, 四川省增加最多,有1万余例;其次是云南9601例。 新增病例性途径占91.5%,其中异性性传播占66%,同性性传播占25%。(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新报告的感染者,男男同性恋占的比例为51%。)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眼泪、骨髓液、尿、母乳等体液,以及脑、皮肤、淋巴腺、骨髓等组织内存在着HIV。一般感染源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母乳等为主,很少通过唾液,但也不能否定。 1.性行为感染  2.血及血制品传染  3.母婴垂直传染  4.其他  三、艾滋病病毒存活的条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人体外生存能力极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生存,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HIV对热敏感。在56℃条件下30分钟即失去活性,但在室温保存7天,仍保持活性。 国际卫生组织推荐对艾滋病病毒灭活加热100℃持续20分钟,效果较理想。   离体血液中HIV病毒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体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96小时,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血,如果遇到新鲜的淋巴细胞,艾滋病毒仍可在其中不断复制,仍可以传播。  病毒含量低的血液,经过自然干涸2小时后,活力才丧失;而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即使干涸2-4小时,一旦放入培养液中,遇到淋巴细胞,仍然可以进入其中,继续复制。  四、不会传播艾滋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项目管理系统实施方案设计.docx VIP
- 2018-2023年主任医师(正高)-心血管内科学(正高)考试历年难、易错考点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工装设计和验证管理程序.docx
- 防溺水、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防溺水防交通安全教育教案.pdf VIP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期中课堂练习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2S702室外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彩色OCR带书签)(63.53MB).docx VIP
- MSA测量系统分析手册教案.doc VIP
- 食堂食材副食品配送服务配送服务方案.docx VIP
- 2025年华医网【放射、超声专业题库】-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及管理.docx VIP
- 2024年全球及中国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 (PCHE)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