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 能力目标 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2.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方法、手段 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步骤、内容、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提问导入新课。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背景:①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进入。③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④新思潮的萌发的影响。 2、表现:(沿海为主) ①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败退于外国商品):“纺织”分离(洋纱的成功进入);“耕织”分离(洋布的成功进入)②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丝、茶出口) 3、影响: 消极: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列强在华势力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积极:(1)政治: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织,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2)经济: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成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 (3)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五口通商后,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社会阶层。 (4)社会生活:一些中国人开始穿西装、吃西餐、建西式花园洋房、举行西式婚礼。 (5)思想观念:西方思想文化等也随之传入中国,一些地主阶级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改变夜郎自大的观念,从主张学习西方到付诸行动。 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表现出哪些特点?(练习上) (1)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2)速度:在国内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比较发达、解体的速度较快一些,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度较慢。 (3)结果: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4)过程: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二)、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861(安庆内军械所)——1895(甲午战败),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也称同光中兴:咸丰去世以后,中国进入一个特定时期,就是“同光中兴”,历史书上也称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日趋衰败的清朝统治出现了所谓“同光中兴”的局面,中外出现了“暂时和好”,洋务运动也蓬勃开展起来,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平息”了。) (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打击;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消除内患,抵制西方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A时间:60年代-70年代;B口号:自强;C代表性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企业。曾国藩: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1861年。1862年,第一台蒸汽机问世,标志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近代化开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大:曾国藩与李鸿章壮大:1865年,上海);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1867年,崇厚:满洲贵族)。D性质:官僚资本性质E近代特征:机器生产;雇佣劳动;成本核算。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A时间:70年代-90年代;B目的: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C口号:求富;D代表性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1872年,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天津开平煤矿(李鸿章,1877年:机器开采);上海机器织布局(1878年,李鸿章); 湖北织布局(1888,张之洞 )、汉阳铁厂(1890年,亚洲最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