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1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1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能力目标 解析史料、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 重点、难点 1、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 2、难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屡遭挫折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方法、手段 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步骤、内容、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明确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在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等因素影响下产生以来,经历约80年的曲折发展,于1949年左右萎缩。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经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的经济1949—1956 ) 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1952): 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形势如何?原因有哪些?在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后结果如何?意义有哪些? (1)背景(原因):严峻的经济形势: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③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2)措施(内容):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恢复发展生产。 (3结果: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4)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B、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7)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一化:工业化(经济建设);三改:三大改造(社会改造))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3)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被誉为“一体两翼”。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1953--1957) (1)内容:一化三改。一化:工业化。 我国当时工业化(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个特点? (2)、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地域集中于东北;③以总路线为指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生产力)和改造(改革生产关系)并举;④是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 “一五”计划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练习上) (1)历史因素:我国重工业基础尤其薄弱,亟待发展。 (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苏联经验:苏联的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经济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地域集中于东北的原因:(1)东北是中国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2)日本在东北修了许多铁路,交通便利。(3)东北资源丰富。(4)地理位置优越:邻近苏联,便于接纳苏联的援助;美国不敢轰炸东北。 (3)、一五计划的意义: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内容:三大改造: A、对农业的改造:(1)原因:小农经济经营分散,与国家工业化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需求急剧增加之间的矛盾;(2)措施:先后建立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4)原则: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5)结果:1956年底,改造基本完成。 B、对手工业的改造:对手工业的改造大致与农业相一致(生产合作社)。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赎买政策(国家资本主)。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1954年起逐步发展为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允许资本家在企业利润中分取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利润。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按资本家的股金发给股息,年息百分之五,共发给十年。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企业内联系合作并居领导地位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即公私合营经济。它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单个企业公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