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
·
·
·
·
·
录
目 录
引 言
神韵主盟 ·
1
一、古典主义的三个阶段·1
二、钱王代兴·15
王士礻真的生平与创作道路·
33
一、人生原则与文学原则的统一·33
二、秋柳四章———神韵诗的发端·4 1
三、绝代销魂王阮亭———扬州高峰时期·50
60
四、越三唐而事两宋———京城诗风转变时期·
五、太音希声———晚年回归平淡时期·68
神韵论的建构 ·
73
一、神韵说三部曲·73
二、神韵论的历史流程·86
三、庄学与禅学·107
神韵诗史研究 ·
120
一、追本溯源———六朝清远派·120
二、神韵诗的正宗———唐代清澹派(上下)·150
三、神韵诗的余脉———从晚唐派到古澹派·205
· ·
1
神韵诗学的现代观 ·
233
一、中国诗学的二元化体系·233
二、神韵的当代意义·249
· ·
2
引
言
引 言
中国古典诗学研究趋向体系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实
践已经证明,只有将局部的研究置于整体的、具有一定理论高
度的研究中,才能获得进一步的深入。神韵诗学就是古典诗
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体系化意味着整体性研究。惟有整体性的研究才能构成
体系。从历史的角度看,体系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以渐进的形
式在发展、演变着,它是一个有生命的、与我们民族的审美历
程息息相通的艺术实体。严格地说,我们并不是去创造它,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