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识记交通工具中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和通讯工具电报、电话等在中国的出现。 理解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及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教材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新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难点 1、重点: 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表现。 2、难点: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手段 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步骤、内容、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提问导入新课:最早的铁路:19世纪70年代,淞沪铁路被拆毁(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通车,中国人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讲授新课】 (一)铁路与公路 1、铁路: (1)晚清: ②中国铁路诞生:1881年,唐山开平到胥各庄;1909年,詹天佑的京张铁路通车 ③奠定格局: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定;但半数外国控制。 (2)民国:筑路权收归国有(政权动荡;国家财政收入长期不统一;没时间去搞建设。)(西北、西南基本无铁路的原因) (3)新中国建立后(为巩固政权,开发边疆):“一五”期间建成宝成铁路。“二五”期间又建成了兰新、包兰铁路。“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006 (4)火车机车进步和火车提速:①蒸汽机车②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③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特别提醒] 近代与现代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以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公路与汽车: (1)晚清: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 (2)民国:发展有限: ①公路:公路修筑技术传入;十年十万公路 ②汽车:基本依赖进口③油料:基本依赖进口。 (3)新中国:建成汽车制造厂,建密集的公路网。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南方的小船 (1)晚清: ①鸦片战争后:外商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1842年,英国“魔女”号抵达上海,这是中国人见到的第一艘轮船。) ②1872年:洋务派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1865年,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船 “黄鹄” 号建成。“黄鹄”号是我国造船史上第一艘自制的汽机轮船。) (2)民国: 1934年长江四公司:英国怡和;英国太古;日本日清;中国招商 (3)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4)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 2、航空: (1)晚清: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人教版) (2)民国: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1918年。福建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水上飞机。交通部筹办航空事宜处:民航线路。1920年,首条航线开通:北京——天津。 (3)新中国:1949年中国有了52条民航线; (4)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影响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练习上)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 (2)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 (3)列强为维护和扩大侵华权利,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运输。 (4)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影响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1)政府的支持和爱国实业家的投资;(2)列强为维护在华权益,在中国发展近代交通。不利:(1)起步较晚,受到顽固势力的阻挠;(2)帝国主义的排挤与操纵;(3)内部贪污腐败的影响;(4)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练习上) (1)从时间上看: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从发展水平看:受到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治腐败,近代交通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 (3)从地域上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地区差别较大。 (4)从作用上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板书设计: (一)铁路与公路 1、铁路:(1)晚清: (2)民国:(3)新中国建立后(4)火车机车进步和火车提速: 2、公路与汽车: (1)晚清:(2)民国:(3)新中国:(4)改革开放后: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2、航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