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学概论
课程新浪微博名:广工华立新闻学概论
第五章 互联网与新媒体
第一节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兴起
一、互联网于互联网传播的新形态
1.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2.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的发展
3.互联网传播的新形态
(1)博客
(2 )微博
(3 )博客
第一节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兴起
二、手机与新媒体
(一)新媒体:
1.从时间纬度来看,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
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
2.从传播技术的角度来界定,认为新媒体是利用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和宽带局域
网,以电脑、手机和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
供信息和娱乐服务。
3.从新媒体的特征进行界定,认为新媒体是“数字
化互动媒体”
新媒体: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型的媒介终端,
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iPad)和电子书
等等。
(二)手机功能的演变
通信工具——服务、新闻、娱乐、金融等功能集于一身——手机媒
体
沟通工具——大众传播媒体?
(三)手机媒体衍生出的产品
手机短信、手机出版、手机报、手机电
视、手机电影
(四)手机媒体未来发展方向
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有机结
合
手机媒体衍生出来的产品
一、手机出版
出版社以移动通信设备为平台,进行图书
选题策划、编辑出版、信息发布、宣布营
销以及销后服务的新型出版形式。
二、手机报
2004.7 《中国妇女报·彩信报》国内第一家
手机报问世
新华快讯
2005. 《浙江手机报》
(一)手机报两种形式:
1、建立在短信和彩信技术基础上
精华版的手机报
2、基于WAP方式,WAP版的手机报是一
份完整的手机报刊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为无线应用协
议,是一项全球性的网络通信协议。WAP使移动Internet
有了一个通行的标准,其目标是将Internet的丰富信息及
先进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之中。
三、手机电视
最早出现在日本
2003年首次在国内推出
2005、1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和上海移
动合作——“梦试界”,6套直播电视节目及
VOD点播
四、iPad与电子书
2010年1月27 日,美国苹果公司
iPad :最新的触摸屏平板电脑
iPad终端应用程序
电子书: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
容数字化的出版物以及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
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
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
三、三网融合与IPTV
1.三网融合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高层业务应
用的融合
1998汕头以广电电信合作共建一个宽带网
站的汕头模式开启了我国“三网融合”的进程
何谓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大
网络通过技术改造,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
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
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通信业务。三网融合是为了实
现网络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
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
台。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
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
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看电视、上网等。
——《深圳入选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深圳特区报
“三网融合”经历三个阶段
一、严格控制阶段
1999国家对广电、电信实行严格控制、明文禁止广电、电
信出现任何业务上的融合
二、尝试探索阶段
2006年3月人大会议上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积极
推进三网融合”
2006年8月,信息产业部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
划”》,落实
2008年,国办发[2008]1号文《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
展的若干政策》:要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前提下,
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
三、明确进入阶段
2010.1.13 温家宝总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