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必修).docVIP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测试 高二历史(必修)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人:孙永继 审核人:吴淋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  ) A. 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 B. 法律应当由进德高尚的君子制定 C. 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 D. 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 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 A.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B. 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C.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 A.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 君子气节、道德自觉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说的是 A. 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B. 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 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 D. 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培根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改变了整个世界……如此之大,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发现了。”这里所说“影响”主要是指(  ) A. 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B. 使世界由分散走向了整体 C. 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 是欧美T业革命开展的根本原因 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 A. 新思想的萌发 B. 《资政新篇》 C. 百日维新 D. 辛亥革命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评价下列哪项较为恰当(  ) A. 中体西用的思想 B.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 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 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D.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著名学者任鸿隽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发刊词中指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据此可知,任鸿隽主张(  ) A. 民主制度必须与科学思想相结合 B. 科学救国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出路 C. 科学革命比政治革命更显得重要 D.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开始发生转移 新文化运动力图通过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来救中国,结果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人们称其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C. 俄国十月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