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三、漆木雕刻 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器工艺发达,一些被看做是楚文化标志的漆器可说是极为精美的雕刻作品。这些漆木雕刻造型奇特,想象丰富,制作精工,体现了一种与楚辞文学一致的精神文化传统。 虎座凤架鼓(复原件) 湖北江陵出土 战国 镇墓兽(复原件)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 战国 木雕小座屏 湖北江陵出土 战国 木俑 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 战国 持剑木俑 传出于湖南长沙近郊 战国 彩绘女俑 湖南长沙仰天湖出土 战国 第四节 装饰性绘画、 壁画、帛画和漆画 青铜器上的装饰绘画《宴乐攻占铜壶》 对先秦壁画的研究是以相关文献和遗存为依据进行的谨慎推论,论证的范围也主要涉及壁画的内容,但是两幅著名的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却能使我们获得关于当时绘画的更多信息。 已知先秦时期的漆画作品全是漆器上的装饰图像,有的绘制在丧葬用具如漆棺上,有的绘制在各种日用器物上。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一件战国漆奁上绘制的《车马人物出行图》,是迄今发现的最早风俗画作品。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人物驭龙图 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战国 人物龙凤图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 战国 漆奁绘车马人物出行图 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 战国 第五节 建筑 东周时期建筑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即瓦屋的日趋广泛和斗拱的流行。 战国时的瓦当有半瓦当和圆瓦当,齐、燕流行前者,赵、秦流行后者,瓦当上的各种模印图案具有很高的美术价值。 斗拱是这时建筑的另一特点。这种结构将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木构架上,分散屋顶的剪应力,同时也能使屋顶的出檐较大,以保护台基。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甲骨文、金文书法 甲骨文是指契刻或书写在龟甲、牛胛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基本上是以刀刻成,因而其线条往往是瘦劲、犀利,以直线形的较多。 金文即青铜铭文。金文代表了西周书法的最高成就。 很多器物的内壁都有铭文 《大盂鼎》 清道光年间 陕西郿县里村出土 内壁有铭文291字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 ,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散氏盘 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大克鼎 西周晚期的青铜器 大克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 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 金文 竹木简牍 帛书 石刻 石鼓文是迄今所知传世的最早的时刻文字。 春秋战国,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上百花齐放,各诸侯国由于地理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书法上也各具特色,铭文中国出现了美化的鸟虫书之类的书体。 石鼓文就是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为四言诗,为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因记述秦皇游猎之事,也称“猎碣” 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 石鼓文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从书法上看,石鼓文上承《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铜器,铭文盖十行,器五行,计121字。其书为石鼓、秦篆的先声,字行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确有秦朝那股强悍的霸主气势。然而更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古茂雄秀,冠绝古今。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 石鼓文是迄今所知传世的最早的时刻文字。 《缯书》,距今已有两干多年。l942年9月在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的纸源冲的战国楚墓中出土。 ?????????这是一件用毛笔墨书、彩绘在丝织品上的帛书,高约30厘米、长约39厘米。帛的中间写有长篇文字,分左右两部分。左方十三行,右方倒写11行,共计六百多字。所用字体为战国时代的古文,有的文字漫漶不清,多不可识。文字四周有植物、怪兽、三头戴角人像等十二奠。图像间注有说明文字。 ?????????《缯书》于1946年被美国人柯克思诓骗掠夺到华盛顿,现藏耶鲁大学图书馆。目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