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汽车工业大发展与变化 1978—2011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广州人李峻峰远航途经德国汉堡,站在“光华”号远洋轮船的甲板上,他望着运河边的德国牧民,一脸惊奇。 在李峻峰的不远处,一大群自然放牧的羊群走走停停,德国的牧民们正开着漂亮的小轿车一边放牧,时不时传来清脆的汽车“叭叭”的喇叭声。 “这是资本主义的羊群。”李峻峰心里不免闪出这样的想法。 那时,李峻峰是一名海员。因工作关系,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见世面”的人。 在中国那个物资匮乏,甚至崇尚“医生、司机、猪肉佬”的年代,他很难想像德国的农民居然是一边开着汽车一边养羊的。因为,此时在中国晒得发白的柏油马路上,还鲜见小轿车的影子。 那一年,绝大多数人毕生的最高梦想,就是奢望买辆上海产的“凤凰”牌自行车。 1978年,邓小平批准中外汽车企业合资经营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公司董事长亲自率代表团来访问第二汽车制造厂时,建议中国最好采用“中外合资”的形式来经营项目。而刚度过十年浩劫的中国人不能甚至不敢去理解这种与资本家联姻的模式。而邓小平在文件上批注”合资经营可以办”。他的批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奠定了未来30年中国工业的发展道路,更为中国改革开放冲破禁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979年3月21日,我国办成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上海大众汽车公司 1979年3月21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与我国合资经营,率先在汽车工业领域与我国办成了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上海大众汽车公司。 1983年第一个整车合资企业诞生 1983年5月5日,北京汽车制造厂和美国汽车公司的代表在“经营协议书”与“合资章程”上签字,中国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将在首都诞生。 1983年6月1日,外经贸部批准了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总合同和章程,合资公司正式成立。AMC持有合资公司31.35%的股份。中方北汽持有合资公司68.65%股份。 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落户在北京———对于搞“合资企业”这种新事物,北汽的规模相对适中,太小了不具示范意义,太大了风险承受不起。 1986年汽车制造业成重要支柱产业 1986年3月25日至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至1990年)》,“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被写入“七五”计划。 在这次会议之前,中国汽车工业已通过对外接触认识到我国汽车工业现状与国外先进水平间的巨大差距。而在国内汽车需求增加的刺激下,如果不实施集中,散、乱、小的汽车工业布局将会蔓延。 1986年7月15日,一汽试生产解放卡车的换型—CA141 1986年7月15日,一汽试生产解放卡车的换型—CA141 1987年1月1日,CA141正式批量生产,解放卡车成功垂直换型。 1987年明确三大基地布局 中国轿车工业最早的布局,业内俗称的“三大三小”从此形成。 1987年8月12日,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北戴河,在会议上最终明确了在中国建设三个大型轿车基地的决策,并将轿车工业定点为上海、一汽、二汽三家。 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走出了“中国要不要发展轿车工业”这样一个漩涡,明确了发展轿车工业这一决策,并对以后轿车国产化,提升轿车工业的地位具有深远战略意义。这次会议之后,发展轿车工业终于成为名正言顺的事情。 1988年引进奥迪100 20年前当中德双方签署奥迪100技术转让协议的那一刻,“一汽奥迪100”深刻影响了中国轿车市场甚至轿车工业。 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德国大众汽车签署了奥迪轿车的技术转让协议。而此前两年,一汽已经以进口散件组装的方式试装100辆奥迪100轿车。 中国企业此时真正意义批量生产国际标准高档轿车。同时,奥迪100轿车也成为那时期领导干部的新一代专车。正因这一特殊背景,奥迪被国人打上“官车”烙印,使其成为所有高档车中一个特殊“种类”。另一方面,奥迪100引进也成为通过合资振兴自主品牌的一种方法。一汽希望通过全散件组装、半散件组装到实现国产化,最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路子,振兴红旗品牌。 到1996年,一汽奥迪的国产化率达到90%,其中50%以上是自制件,同年,在奥迪100基础上搭载克莱斯勒488发动机的“小红旗”下线,尘封已久的红旗品牌终被复活 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 1989年11月,一汽总经济师吕福源领着队伍去和大众进行商务谈判,大众终于在狼堡决定,将CKD价格降到500马克,合资有了实质性进展。 1991年2月8日,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在长春成立,投资42亿元,中德双方持股比例为6:4。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诞生。 1991年上海牌轿车停产 1991年,上海牌轿车停产,中国轿车工业在合资车型的挤压下暂别“自主产品”。不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