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旧习俗-秦若轼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服 饰 居家服饰 服 饰 的作 用 从遮 羞、御 寒、防护 ,发 展 为 美 化、等 级 标 志 ,且 随历史发展变化。中国自古注重服饰礼仪,即站在礼仪立场进行 的服饰审美。历代都有服制 的规定,其核心是按等级着装 。到了 近代,受外来的影响,等级服制悄然消亡。但在市井乡里,还是能 从服饰上区别 出人 的身份地位和性情爱好,直至解放后 ,人民当 家做了主人,服饰才发生 了根本 的变化 。服饰又有其延续性,不 能变于一时,因此,相当时间内交替穿着。 济南人 的服饰 ,也是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生活 的发展而演 变的,同时,又具有 自己的地域、风土人情的特色。 清末 ,士人 的上衣 不分 男女老少 ,都 是 穿带大襟 的褂、袄 ,下 身穿宽腰宽裆 、不分反正面 的挽腰长腿裤,用布扎腰带子系在腰 上 。所用衣料多是当地生产 的土布和外地输进 的机织洋布 ,乡村 的衣着 ,都是 自织 的土布和用天然土黄 的 自来色棉花纺织 的紫 花 布 。 城郊 的住户和庄户人家 ,过 日子是离不开纺车 的,女人是不 是吃苦耐劳、心灵手巧,要看一年织 了多少布 ,织得花样好看不 好看,细密不细密 。衡量一个家庭主妇持家 的水平 ,要看这家人 穿着的好坏,干不干净,整齐不整齐。谈论一户人家里是否殷实, 也看家 中有多少老粗布 的存储 ,所 以每家都有纺车和织布 的能 第 2 页 手 。 炕头上盘腿而坐 ,手摇纺车轮子 嗡嗡作 响 ,一个个 由小变大 的雪 白线锤在 飞速旋转 ,姑娘媳妇们银铃般地说笑 ,倒也添 了不 少 情 趣 。 妇女 的上衣都身长及膝 ,高领 、宽袖 ,有 的还缘着很宽 的镶 边 。小孩穿开裆裤 ,幼儿在冬天 ,仅上身穿棉袄 ,平时盖着被子 , 再冷被大人揣在棉衣怀里取暖 。城镇人家 ,有单 、夹 、棉衣之分 , 一年 四季 ,随天气变化添衣换袄 。在农村 ,夏季男子 穿单褂或汗 褟 (褂衩子 ),天冷即穿小棉袄 ,没有夹衣 ,数九寒天再外加一件 长不过膝盖 的 “半大棉袄 ”,无论冬夏 ,只掩衣襟不系扣子 ,俗称 “掩怀 ”,另在腰 间扎整幅或蓝或黑色 的布扎腰带 。冬季劳动 ,在 裤 子 外 面 加 棉 套 裤 。这 种 套 裤(有 的称 为“衩 裤 ”),只 有 裤 腿 没 裤 裆 ,用带子系在裤腰上 ,外出干起活来 ,两腿不冷 ,而裆 内灵活 。 年 月 日,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 向全 国公布参议院决 议通 过 的 《民 国服 制 》 ,该服制 附有 图式 。规 定:“男子礼服分 为大 礼服 、常礼服两种 。大礼服又分昼用 、夜用两种 :昼用大礼服为西 式大氅式 ;夜用大礼服类似燕尾服 ,但后摆呈 圆形 ,裤用西式长 裤 。常服也分两种 :一种为西式 ,一为袍褂式 ”。女子礼服则只有 一款 :上用长与膝齐 的对襟长衫 ,下用长裙 ;衫裙均加绣饰 。穿着 礼服 出席丧礼 时 ,男子要在左腕上缠上 黑纱 ,女子则在胸 前缀 以 黑纱结 。 《民国服制》还对礼帽、礼靴等作 了具体规定 。 当时的济南 ,虽有 《民国服制》的规定 ,但不管是官员、留学 归来 的教授 、士人和凡夫俗子 ,对华夏 的中式衫裤 、长袍马褂 ,由 衷地喜爱 。穿洋装 的很少 ,对 爱摩 登 的裙屐少年和 自诩为洋派 的 人物,舆论界颇有微词。 年 月 日 《申报》发表 《西装叹》一 诗 ,讽云 : “中华国民禀特质 ,不务精神 尚形式 。大汉虚传统一名, 满 目五光十色兼 。更有 西装新少年 ,短衣 窄袖娇 自怜 。足踏黄革 履 ,鼻架金丝边 。 自诩开通世莫敌 ,爱皮西地 口头禅 。醉 心争购 第 3 页 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 民国以后,服饰有些变化。男人的上衣改为对襟 的,长袍仍 是带大襟的。一般身长到腰下的单衣 叫小褂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