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 精彩文档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社会原因 (1)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1)政治:核心是“仁” 含义:仁者爱人  道德: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政治:以德治民(民本思想);“克己复礼” (2)教育:举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推动“学在民间” 2、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1)孟子(孟轲,亚圣)的思想: (1)“仁政”思想;(2)“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性善说”,以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2)荀子(荀况)的思想: (1)“仁义”、“王道”;(2) “君舟民水”;(3)“性恶论”,以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仁者爱人 仁政 仁义、王道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儒学境遇 春秋:应运而生 战国:蔚然大宗  秦朝:遭打击  西汉初期:逐渐复苏 三、道家和法家 (一)道家: 1、春秋晚期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老子》(《道德经》) 1)世界万物本原是“道” (核心)  2)“无为”思想--顺其自然  (1)人生: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2)社会关系:小国寡民  (3)政治:“无为而治” 3)朴素辩证法思想 2、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是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1)君主要以法治国 (2)利用权术驾驭大臣 (3)以绝对权势震慑臣民。(核心)  作用: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吸取道家“无为而治”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背景: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内容:轻徭薄赋等  影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 2、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背景(威胁西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社会稳定因素) (1)诸侯国势力膨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土地兼并(阶级矛盾) (3)匈奴为患(民族矛盾) 汉武帝的“贤良对策”,使得一批知识分子得以通过应对而步入政府官员的行列,封建国家获得了所需要的能臣干吏。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著作:《天人三策》 《春秋繁露》 2、主要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儒学体系。 3、董仲舒新儒学(大一统思想) (1)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3)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1、根本: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2、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3、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4、教育:儒家经典“五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评价新儒学 积极 1、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促进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3、塑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消极 1、有浓厚的唯心主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2、思想专制,容易扼杀民族创造力; 3、“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不利于科学思想的发展。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 (1)儒、佛、道相互影响和发展; (2)北魏孝文帝大兴儒学,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3、唐朝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  为什么说儒学面临严重挑战?――(1)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传播;(3)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二、程朱理学 1、理学兴起的背景: (1)五代十国的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理学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2)宋朝经济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引人注目,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

文档评论(0)

linlin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