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讲师:胡小能 2011/7/20 1.范围 适用于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向外界展示符合性; 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 对符合标准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 2.引用标准 • 无 3.术语和定义 3.4 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3.5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 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6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 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10 环境表现(行为):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 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 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形成 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组织应确 定如何满足这些要求。 –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4.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在其 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 a) 适合于组织的种类、规模,并与其活动、产品和 服务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适用法律要求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与 环境因素相关的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传达到全体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的人员; g) 可为公众所获取。 4.3规划(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用来: a) 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还 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 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b) 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 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方面的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 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4.3.2法律及其它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 a) 用来确定适用于其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 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 b) 确定如何将这些要求应用于其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 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要求及其他 组织应遵守的要求加以考虑。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 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 文件。 • 目标和指标应是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符合环境 方针,并包括对污染预防、遵守适用的法律要求 及其它组织应遵守的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律要 求与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 因素,还应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 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制订、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 规定组织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 指标的职责;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与权限 管理层应确保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 境管理体系所必须的资源提供。资源包括人 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技术 以及财力资源。 作用、职责及权限应予以明确规定,形成文 件,并得到沟通,以促进有效的环境管理。 4.4.1 资源、作用、职责与权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 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它方面的责任,应明 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按照本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与 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 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 况以供评审,包括改进的建议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 组织应确保其工作具有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为 其作业或代表其作业的所有人员,具备适当的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