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 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妇女社会地位下分低下 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 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 烽火台 飞鸽传书 驿站——旧时公文和文书的传递靠驿站,驿站靠驿马 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业务的赢利机构。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 烽火台 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军事消息的高台。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 飞鸽传书 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 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驿 站 1.邮政通信的发展 时间 成就 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试办邮政 大清邮政局成立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民国时期的邮件 建国后的信封 时间 成就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 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报的发展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民国时期的电报封套 我国最早的 一本电码书 时间段 成就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 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2)电话的发展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C80S后 截止2003年 各种电话 三 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 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四、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②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①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 能源危机 交通堵塞 1、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 A.骑自行车 B.乘有轨电车 C.坐火车旅游 D.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 2、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在( ) A.民国成立后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 D.1949年以后 3.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 ①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 ②由机械动力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 ③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 ④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李鸿章曾赞叹西方的一种发明说:“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 5.“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诗中所赞叹的是( ) A.高架铁路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电报电话 D.火车的发明 6.1888年,总长2000米的清朝宫廷专用铁路落成,行驶在上面的是李鸿章为慈禧太后从德国精心订制的专用列车。因害怕火车汽笛声破坏京城“气脉”,故不用机车牵引,而由太监用绳子拉着走。对此理解明显错误的是( ) A.当时人们的观念依旧陈腐 B.朝廷带头推广火车和铁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中国疆域及行政区划》课件2讲述.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6课抗日战争(共25张)讲述.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共45张PPT)汇总.ppt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8.4《焦耳定律》优教课件(共21张PPT)汇总.ppt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课件(共69张PPT)汇总.ppt
- 人教版数学必修二全册课件合集汇总.ppt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母鸡》讲述.ppt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讲述.ppt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讲述.ppt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左右讲述.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