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 言 ·1·
序 言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
效运行的基本保证。自2000年河北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成立以来,河北的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已走过十余个年头。特别是近几年,河北省各级财政部门
积极适应政府投资爆发式增长的新形势,进一步拓展职能作用,充分利用投
资评审工具努力对政府投资实行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评审,使政府投资
可管可控,有效降低了政府投资和财政风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评审总
量持续增长,节支增效效果显著。截至2012年底,全省各级评审机构累计
评审项目72000余个,送审金额589543亿元,审减金额90874亿元,综合
审减率1541%。2010年全省财政投资评审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居全国第
六位。2012年达到1328亿元,当年审减 1948亿元。在近年来财政收支矛
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节支增效作用十分显著。二是
评审范围不断扩大。省级财政投资评审范围扩大到财政一般预算 (含地方政
府债券)、基金预算以及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融入资金安排的政府投融资项
目。凡列入上述范围的1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建设项目,50万元以上修缮项
目,并且符合政府投资占比40%以上条件的全部进行财政投资评审。市、县
结合当地实际,将评审范围逐步扩展到所有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项目以及通过
BT等现代融资方式建设的项目,如石家庄等市县将评审触角延伸至电力、
电信、地方铁路等垄断行业,南皮、东光等地将上级投资项目全部纳入评审
范围,努力实现应审尽审,避免政府监管职能缺位、空位。三是评审机制日
益完善。省财政探索实行年初项目 “先评审后调整预算”、追加项目 “先评
审后安排资金”、“先评审后拨款”的预算评审管理机制和与其相配套的计
·2· 财政投资评审案例与政策
划管理、应急通道、处室协商、部门会商四项运行机制,服务财政中心工作
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石家庄市建立了 “七先七后”的政府投资评审机制,并
实行量价费的 “四统一”管理 (统一定额、统一取费标准、统一材料设备
市场价、统一内部制定的其他标准等)。石家庄、廊坊、沧州等市通过网上、
电话、产地和实地等各种询价方法,建立了材料价格信息系统,实时跟踪材
料价格市场变化情况。廊坊市在建设单位完成招标程序后签订施工合同前从
施工内容、结算方式、工程价款调整约定等方面对施工合同进行审核,把预
算审核环节同过程控制管理环节有效地衔接起来。廊坊、沧州等市结合工作
实际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涵盖建筑、安装、市政、
园林等专业,在投资决策和预算项目库评审中对项目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任
丘等市县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评审,涵盖前期初步设计论证、施工
图设计、招投标、合同、变更签证直到工程结、决算全过程。四是评审机构
和队伍逐步壮大。2012年,全省现有财政评审机构 178个,比2010年增加
了66个,增长59%,机构覆盖率90%,列全国第三位。其中行政15个、参
公管理23个、全额管理112个。11个设区市实现了评审机构全覆盖,沧州、
廊坊、秦皇岛、承德、石家庄、张家口、邢台七个市先后实现了市、县财政
评审机构全覆盖。评审队伍专业结构逐步优化,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
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达 1800人,聘请评审专家260余
名,并与上百家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建立紧密业务联系,保障
了评审工作的高质高效完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
题,特别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开展不均衡,有些县区评审机构成立较晚,经
验不足,遇到重大疑难问题时急需指导和帮助,目前,河北乃至全国对评审
工作缺乏系统的总结,《财政投资评审案例与政策》一书的出版有望弥补上
述不足。《财政投资评审案例与政策》是由河北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牵头,
序 言 ·3·
省、市、县 (市、区)三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利用近一年的时间联合编纂,
该书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记述了河北省财政评审系统 12年来参与的
投资评审案例,总结评审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取得成效,对于加强业务指
导,进一步推动全省财政投资评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