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北平原冬小麦田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对产量的潜在影响和机理分析.PDF

鲁西北平原冬小麦田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对产量的潜在影响和机理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 (4): 313–323 doi: 10.3724/SP.J.1258.2012.00313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鲁西北平原冬小麦田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对产量 的潜在影响和机理分析 * 朱治林 孙晓敏 赵风华 温学发 唐新斋 袁国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摘 要 近地层高浓度臭氧(O )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有明显的影响。利用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 山东省)冬小麦 3 (Triticum aestivum)农田生态系统上观测的O 浓度及微气象资料, 分析了鲁西北平原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O 浓度的日变化和 3 3 季节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O 浓度与CO 通量(F ) 的关系, 并用欧洲和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得到的O 浓度-冬小麦 3 2 c 3 产量关系模型估算了O 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 O 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日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 3 3 7:00和16:00左右。整个观测期间(2011年3–5月)平均O3浓度为(30.4 ± 20.1) nL·L–1 (平均值±标准误差); 30 min平均浓度的最大 值为93.1 nL·L–1 。在冬小麦春季生长季节, O 浓度日平均值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 O 浓度日均增加约为0.17 nL·L–1 ·d–1 ; 白天7 h 3 3 和12 h平均浓度(M7和M 12)分别为45.7和43.1 nL·L–1 ; O 浓度超过40 nL·L–1 的3个月累积值(AOT40) 为9.8 μL·L–1 ·h; 超过60 3 nL·L–1 的O 浓度累积值(SUM06)为12.6 μL·L–1 ·h; 经过权重修正的O 污染指标W126为10.1 μL·L–1 ·h。在高浓度O (60 nL·L–1) 3 3 3 情况下, CO 通量与O 浓度呈现负相关关系, 鲁西北平原O 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阈值取60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