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认识学前教育学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二)为什么要学习学前教育学 (三)怎样学习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是研究从出生至6、7岁儿童的教育,探索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如,幼儿园应如何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才能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如何创设游戏环境,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等,都是学前教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学是什么 有人认为,教育幼儿是一件极其简单的 事,不需要学习《学前教育学》,这种看法对吗? 案例一:两个同样大的孩子在学使用筷子,童童的爸爸、妈妈在吃饭时给他一双筷子,让他自己尝试如何使用,虽然有时把饭粒撒弄饭桌上,家长还是鼓励童童继续努力。乐乐的爸爸、妈妈看到他把衣服弄脏了,还把饭菜洒在桌上,非常担心,就手把手的和孩子一起使用筷子。 思考:童童和乐乐谁会更早学会使用筷子? 案例分析 案例二:中班A的李老师在教小朋友认识水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香蕉、苹果、桔子、葡萄、西瓜、樱桃等图片,告诉小朋友它们的名称、味道、产地,形状、特征、用途等。中班B的张老师则带领幼儿到附近果园的地里观察水果的生长状况,参观农民伯伯的工作,并让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西瓜、草莓等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思考:案例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它提示了教育的什么规律?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启示? 1.指导学前教育的实践 学前教育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有它独特的规律性。要做好一名幼儿教师,单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行的,还必须按照幼儿教育规律进行幼儿教育工作。学前教育学是幼儿教育教学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它是幼儿教育实践深刻的、正确的、完整的反映。因而,它对幼儿教育实践有指导作用。 (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2.为学习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法 和其它学前教育学科课程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科 中的基础学科,它反映了学前教育现象 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对学前教育的 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只有以这 种基本规律作为指导,才能使我们更好 地深入研究和理解其它学前教育专业学 科的课程。 3.有利于把学前教育的实践 经验提高到应有的理论高度 学习学前教育学还将使我们逐步学会对学前教育的现象和实践作出科学的分析,逐步学会把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应有的理论高度,为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学,从事创造性劳动,做好必要的准备。幼儿教师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在实践中就会表现为教研、教学后劲不足,其具体表现为: ①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不能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开展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困难。 ②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教育经验,虽然一般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能力不见有多大的长进,不能突破一定的水准而有所跃进。 ③不太了解幼儿,在教学方法及内容方面违犯教育教学规律,工作好了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有失误,也不知道从何吸取教训。 三、怎样学习学前教育学 (一)教学与自学相结合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博览与精读相结合 (四)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五)预习与复习相结合 三、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一) 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 (二)萌芽阶段(15世纪-18世纪中叶)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中叶) (四)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 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 1、中国古代 (1)古代胎教思想: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 (2)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爬,六坐“。 (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 (3)《颜氏家训》教子第二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需早教,勿失机也。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4)汉代贾谊“早谕教” 源于“正本”和“慎始”的哲学观 “早谕教”是古人所倡导的“豫”的教育原则的体现; “豫”:“禁于未发之谓豫”就是预防的意思。 2、西方古代 柏拉图:《理想国》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重视学前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的职能;提倡优生优育、儿童公育;强调心灵与体质的和诸发展;重视故事、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亚里斯多德: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儿童的年龄分期,主张“教育遵循自然”。婴幼儿阶段主要是抚养婴儿,顺应自然,保护健康,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5岁前通过游戏进行身体活动,多听故事,少做学业活动;5岁后适当开始学业活动,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昆体良:认为人的教育要

文档评论(0)

134****73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