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联社会 主义的经验与教训.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 课程标准 1、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政治、经济),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政治、经济),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与结果),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培养自强不息、自我完善的精神和意志。 一、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1、政治形势 国际:帝国主义列强包围、封锁; 国内:广大的农民、工人和士兵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兵变),反动敌人也在待机而动。 2、经济形势 面临严重危机(或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目的: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    巩固苏维埃政权    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 2、主要内容 农业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政策: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贸易政策: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制度:实物配给制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3、影响 一方面: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         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另一方面: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根本利益 认识: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史论共享) 1、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广大的农民、工人和士兵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1、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巩固政权 2、主要内容 农业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政策:解除工业国有化 贸易政策:自由贸易 分配制度:取消实物配给制 3、作用  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 4、意义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之后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1、概念理解: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表现 政治上:高度专权,对干部缺乏必要的监督,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牺牲农民利益,造成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史论共享) 经验:  1、“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2、30年代当资本主义世界面临严重经济危机时,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的是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教训:  1、从长远看,斯大林模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  2、阻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造成农业的长期停滞不前  3、使经济失去活力,并且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4、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四、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一)、赫鲁晓夫改革 政治改革: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 经济改革:    农业:加大投入,提高收购价格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精减机构 最终结果:失败 主要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政治改革: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外民主 经济改革:在国营企业推行改革(加强集中领导 、扩大企业自主权) 结果:失败 主要原因:只是计划经济体制内的调整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修改宪法,删除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抛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经济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结果:苏联解体 对苏联改革的认识(史论共享) (总体)1、斯大林逝世后,其后继者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由于苏联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一系列的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2、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3、但它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成效甚微,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4、1991年,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中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变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  启示:  1、改革要实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