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癌症与癌痛.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癌症与癌痛;目 录;2008年内全球新增的癌症病例为1270万,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为760万; 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增的癌症病例将达到2600万,死亡人数将超过1700万!;中国癌症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走势图;我国每年新增癌症240万例 每年因癌症死亡170万例 每分钟有4.56人患癌症 每死亡5人中有1人死于癌症;≥65岁;随着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社会老龄化趋势,癌症的发生率还会进一步提高。 ;我国男女恶性肿瘤前10位(2008年); 中国男性主要癌症死亡率与国际水平比较; 内 因;瘤即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其影响主要与发生部位和继发变化有关。 恶性肿瘤分很多种,其中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称为癌,如乳腺癌、胃癌、肺癌;从间叶组织发生的称为肉瘤,如纤维肉瘤、骨肉瘤等;来源于幼稚组织及神经组织的称为母??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等。一般人所说的癌症,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 膨胀性生长:见于大多数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组织,呈结节状,有完整的包膜,主要影响是挤压、阻塞。 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表面,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菜花状的肿物。良、恶性肿瘤均可见,恶性肿瘤其基底部呈浸润性生长,可形成恶性溃疡。 浸润性生长:见于大多数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生长迅速,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往往没有包膜或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 ;恶性肿瘤是由人体内正常细胞演变而来。变为癌细胞后,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人体无法约束它,无止境地增生。不仅破坏器官结构;还使人体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同时,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癌细胞还可以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顽固性疼痛及重要脏器功能受损,乃至全身衰竭、死亡。 ; 内源性危险因素 遗传易感性 免疫、内分泌因素 性别、年龄、种族; 遗传易感性 遗传与肿瘤的关系无直接证据,但肿瘤有遗传倾向性,如结肠息肉病、乳腺癌、胃癌;相当数量食管癌、肝癌、鼻咽癌有家族史。 免疫因素 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易发生恶性肿瘤,如艾滋病病人。 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有关。 ; 性别、年龄 男性比女性高发,比例为1.4:1。 通常10岁以下男性发病率较高,15~5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较高, 50岁以后,男性的发病率又超过女性。 种族 不同种族有明显差异。例如鼻咽癌以中国人常见,尤以广州方言区发病率最高。在美国西海岸定居50年以上的华裔后代患鼻咽癌的发病率仍是当地美国白人的30~40倍。 ;;芳香胺 膀胱癌 石棉纤维 胸膜间皮瘤 多环芳烃 肺癌、胃癌 亚硝胺 肝癌 黄曲霉毒素 肝癌;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大量化学致癌物危害人们健康!;离子辐射→白血病、乳腺癌、甲状腺肿瘤、 肺癌、骨肿瘤、皮肤癌、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等 ; 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大气层的臭氧减少,出现地球臭氧空洞,地表紫外线的辐照强度急剧增高,其诱发人体皮肤癌的潜在危险性将大为增加。 据估计,大气臭氧减少1%,皮肤癌就要增加2%~6%,仅美国每年就会增加1万~2万名皮肤癌患者。;热辐射→皮肤癌、软组织肿瘤、食管癌等;(2)细菌: 幽门螺杆菌(Hp)→ 胃癌;生活方式不当 ——“生活方式癌” 抽烟、酗酒、熬夜、缺少运动、生育习惯等。 外界环境污染? 汽车尾气、工业废水废气、装修污染等。 化学物质泛滥? 腌制、熏烤食物,食品安全问题等。 饮食结构不合理? 很少食用杂粮,脂肪摄入量过高,肥胖等。 心理因素也可成诱因? 工作紧张、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 ;手术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放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进展: 新型抗癌药的研制和应用,从单纯细胞毒性攻击到分子靶向性调节(靶向药物已在某些肿瘤的治疗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价格不菲) 新疗法的开展(介入治疗、口服胶囊等) 毒副作用减少,安全性增加;中医药治疗 术后调整免疫功能,减少肿瘤复发、转移 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不适合西医治疗的晚期患者,可以改善症状 介入治疗 免疫治疗 激素治疗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