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世 间学说,每每误人 ,惟有厚黑学
绝不会误人 ,就是走到 了山穷水尽 ,当
乞丐的时候,讨 口也比别人多讨点饭。
故宗吾 曰:大 自总统 以至于乞儿,亦是
皆以厚黑为本。
自序一
厚黑学,是我在满清末年发 明的,分三卷,上卷厚黑学,中卷厚
黑经,下卷厚黑传 习录,民国元年,在成都 《公论 日报》上披露出
来 ,那个时候 ,这种议论,要算顶新奇 了,读者哗然。我还做有一篇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更不敢发表了。后来底稿已不知抛往何
处 。十六年 ,刊宗吾臆谈 ,才把两 文大意写 出,刊入其 中。廿三年
北平友人 ,从臆谈 中,将厚黑学三卷抽 出,刊为单行本 。廿五年 ,在
成都再版 ,旋 即售 罄 。兹 因索 阅者众 ,再重 印。民国六年 ,成 都 国
民公报社,曾将上卷,刊行一小册,唐倜风、中江谢绶青,作有序跋 。
中卷厚黑经仅及其半,我受友人劝告,遂中止。不料从此之
后 ,“厚黑学 ”三 字 ,竟洋溢乎 四川 ,成为普遍 的名词 。我每 到一个
地方,就有人请讲 《厚黑学》,我就原原本本地从头细述 。听者无
不点头领会,每每叹息道: “我某事的失败,就是不讲厚黑学的缘
故。”有 时遇 了不相识 的人,彼此 问了姓名,他就用一种很惊异 的声
调道:“你就是发 明厚黑学 的李宗吾 ?”更可笑者:学生做 国文 的时
候 ,竟然有用这个名词 的,其传播 的普遍 ,也就可 以想见 了。
我当初本是一种游戏的文字,不料会发生这种影响,我 自己也
十分诧异,心想这种议论 ,能受众人 的欢迎,一定与心理学有关系 。
我于是继续研究下去,才知道厚黑学是渊源于性恶说,与王阳明的
“致 良知 ”渊源 于性 善说 ,其价值 是相等 的。古人说:“仁义是 天性
中固有 之物 。”我说:“厚 黑是天性 中固有 之物 。”阳 明说:“见父 自
然 知 孝 ,见 兄 自然 知 弟 。”说 得 头 头 是 道 ,确 凿 不移 。我 说:“小儿
见了母亲 口中的糕饼,自然会取来放在 自己口中,在母亲怀中吃东
西 的时候 ,见他 哥来 了,自然会用手推他打他 。”也说得头头是道 ,
确凿不移 。阳明讲学,受一般人欢迎,所以 《厚黑学》也受一般人
欢迎 。
我生平读书,最喜欢怀疑。我心中既有此种疑点,继续研究下
去,迄今 已三十年之久,得 出一种 同一的结果,最近著一书曰 《心理
与力学》,算是此种疑点之答案。凡事有破坏才有建设,《厚黑学》
与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所谓破坏也;《心理与力学》所谓建设也。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与 《厚黑学》,是同一时期的文字,特附载于
后,以见我思想之过程 。
有孟子的性善说,就有荀子的性恶说与对抗;有王阳明的 “致
知 良”,就 有“厚黑学 ”三 字与之对抗 。究竟人性 是 怎样做起 的,我
很想把他研 究 出来 ,寻些宋、元、明、清讲 学 的书来看 ,见他所说 的
道理。大都是支离穿凿,迂 曲难通,令人烦闷欲死 。我于是乎把这
些书抛开,用研究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才知道心理学与力
学是相通的。我们研究人性,不能断定他是善是恶 ,犹之研究水火
之性质,不能断定他是善是恶一样。
孟子的性善说,荀子 的性恶说,俱是一偏之见,我所讲 的 《厚黑
学》,自然是更偏 了,其偏 的程度,恰与王阳明“致知 良”之说相等;
读者如果不 明了这个道理,认真厚黑起来,是要终归失败 的,读者
能把我著的 《心理与力学》看一下,就 自然明白了。但是我们虽不
想实行厚黑,也须提防人在我们名下施行厚黑,所以他们的法术,
我们不能不知道。
世界是进化 的,厚黑学可分三个时期:上古时人 民浑浑噩噩,
无所谓厚,无所谓黑,纯是天真烂漫的。孔子学说,提倡道德,梦想
唐虞 ,欲返 民风于太古,是为第一 时期 。后来人 民知识渐开 ,机变
百出,黑如曹操,厚如刘备之流,遂应运而生,斯时也,孔孟复生,亦
必失败 ,是为第二时期 。今则 已入第三时期 了,黑如曹操 ,厚如刘
备者 ,滔滔 皆是 ,其技术之精 ,虽曹刘见之 ,亦 当惶然大吓 。卒之 ,
失败者多,成功者少,侥幸而成功者,或不旋踵而乃归失败,其故何
哉 ?盖今为第三时期,曹刘又成过去人物 了,此时期之人 ,必须参
用孔孟 的道德,似乎 回复到第一时期 了,实则似 回复非 回复,而成
为一种螺旋式之进化 。换言之 ,必须 以孔孟之心,行曹刘之术 ,方
与第三时期相合,方今孔孟复生,必归失败者,谓其无曹刘之术也;
曹刘复生 ,亦归失败者 ,为其无孔孟之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