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干热热河河谷谷不不同同岩岩土土组组成成坡坡地地的的降降水水入入渗渗与与林林木木生生长长
Citation: 中国科学E辑: 技术科学 33, 85 (2003); doi: 10.1360/ze2003-33-S1-85
View online: htt :///doi/10.1360/ze2003-33-S1-85
View Table of Contents: htt :/// ublisher/sc /journal/Sci Sin Tech E/33/S1
Published by the 《中国科学》 志社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坡地土壤降雨入渗性能的径流-入流-产流测量方法与模型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in Chinese) 35, 1180 (2005);
降雨入渗过程中土质边坡的固-液-气三相耦合分析
SCIENTIA SINICA Technologica 41, 1469 (2011);
降雨入渗对深层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 Mechanics Astronomy (in Chinese) 38, 945 (2008);
夏季长江口外水下河谷西侧上升流产生的动力机制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 2488 (2003);
空间均化分层土壤入渗模型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in Chinese) 39, 324 (2009);
中国科学 E 辑 技术科学 2003, 33(增 刊): 85~93 85
*
杨 忠 熊东红 周红艺 张信宝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 610041)
摘要 坡地对降水的入渗能力是决定干热河谷坡地土壤水分条件和林木生长
的重要因素, 坡地入渗能力低是造成干热河谷土壤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岩
土孔隙状况的差异, 不同岩土组成坡地的入渗能力差异较大. 片岩坡地入渗速率
为 1.40~8.67 mm/min, 砂砾层坡地为 6.33 mm/min, 砾石层坡地为 0.69~2.20
mm/min, 轻度侵蚀泥岩坡地为 0.6~1.3 mm/min, 强度侵蚀泥岩坡地为 0.03~0.63
mm/min. 泥岩坡地土体黏重板结, 入渗能力弱, 天然降水入渗少, 对土壤水分的
有效补充较少. 在干旱季节土体极其干旱, 林木生长停止, 甚至受到干旱的生理
伤害枯死, 林分生产力低, 极难恢复森林植被. 片岩坡地、砾石层坡地、砂砾层
坡地等石质山地土体裂隙发育, 入渗能力强, 天然降水入渗多, 对土体水分的有
效补充较多, 在干旱季节岩土深层有少量有效储水供林木吸收利用, 维持其正常
生理活动的水分需要, 林木生长较泥岩坡地上的林木生长快, 林分生产力高. 干
热河谷的植被恢复应针对不同坡地类型生境的土壤水分条件, 主要依靠优势生
活型植物种类, 进行乔-灌-草不同生活型植物类型的合理配置, 建立起植被与生
境土壤水分条件的群落生态关系, 方能达到成功的目的. 另一方面, 增加降水入
渗的造林整地措施和集流入渗的工程措施是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主要技术关键
之一.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岩土性质 降水入渗 林木生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