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书法家排行榜
周慧踞
周慧?B,女,1939年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书协主席、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幼承家学,并得沈尹默、龚德邻、翁闺运指导、擅楷书及行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发表、入专集或被收藏。出版有《鲁迅诗歌选》、《古代爱国诗词》、《周慧?B行楷千字文》等字帖。
点评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是中国书坛的一个荒芜季节,众多的书法家被迫搁笔,年轻的书法爱好者根本不可能与“书法家”这二个字沾边。当时,曾经出现过一个使人难忘的奇迹,一位年轻女子的一本《鲁迅诗词行书字帖》,使沉寂的书坛为之一震,字帖中那些清丽俊逸的墨迹,使人耳目一新,仿佛是炎夏的燠热中突然吹来一阵凉风,无数人为之惊叹折服,人们因此而记住了这位女书法家的名字――同慧?B。几十年来,下少艺术家如流星昙花般转瞬即逝,周慧?B却一直孜孜不倦地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探索追求,她的目光、思想和笔触,沉浸流连在古老博大的书海之中,并执著地寻求构筑着属于她自己的新鲜境界。她的名字和她的书法,早已远扬海内外,成为破人们喜爱的当代书法大家。
周慧?B的成功,并下是阳关大道上的顺风走马,她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充满厂苦难和坎坷。命运对她的严酷和苛刻,非一般人所能想像,然而她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障碍,进入一个自田辽阔的境界。可以说,是书法改变了她的人生。她通过对书法的追求充实丰富厂自己的生命,也通过书法,抒写着自己的理想,表述着她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周慧鳍一向推崇古人杨雄的一句话:“书为心画”,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她对中国书法的理解。把墨写的字比作心灵之画,实在是一种绝妙的比喻。在书法家的作品中,同样能体观作者的人格和人品,周慧?B是一个善良、质朴、倔强而又淡泊的人,她的书法作品,处处折射出她的这些性格。内心世界的充实和丰富,决定了她的“心画”的意韵缤纷悠远。周慧?B成为当今中国最受人欢迎的书法家之一,实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何应辉
何应挥,男,汉族,1946年6月生于四川成都。幼承家学,后师从施孝长、陈于庄,在十年知青生涯中,刻苦学习文学与书法,后入南京师范大学高师书法师资进修班,受教于尉天池教授,同时在该校美术系任教。学书由王羲之八乎,后涉欧阳询、颜真卿,继攻汉魏碑刻及术芾行草和孙过庭草书。书作以行草、隶书见长,朴华兼容,俊雅安达。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国家级展览并出版或获奖,如历届全国书展、全国中青年书展、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精品展、第一、二届中日代表书法作品展等。
何应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联合大学兼职教投,1995年被评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点评
一位先哲曾有言:变革的时代每每把不拘于传统者推互历史的前台。当代中国书法界亦然,下拘于传统而思变革者,往往成力书坛所注目的人物。当然,这个“不拘于”并非如一部分毫无传统功底而一味求奇求怪者那样,很快地“自生”又很快地“自火”,而是指那些一直在深入传统又不一味拘于传统而能超越传统者,何应辉便是属于后者。他以其豪放、奇逸、大巧若拙的具有强烈震撼刀的书风而成为当代书坛备受注目的“前台”人物。
观何应辉作品,可感受到“目送飞鸬,手挥五弦”般的悠然自得。其书于起笔处蓄势而发,转折处善于调整笔锋,把国画中枯笔、皴擦大胆地用于书王,但又不失中国文字之美,在行笔中富于提按、顿挫的微妙变化,节奏上深知淹留与劲疾的关系,章法布白上字与字之间少形连而注重通篇的气脉贯通,呈观二的是一派萧散笋远、冲淡自然的韵致。
孙晓云
1955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特聘教授-作品七次获全国书法欠奖,由毕艺出版社、知识出版社、台湾未来书城出版社先后出版理沦专著《书法有法》,出版个人书法专集、字帖、教学光碟、教材多种;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中青年文艺工作者”,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点评
孙晓石受家学渊溽影响,二岁伊始习书画,每日不辍。她长期坚持自学,广涉古代碑帖,精工细研,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着力于帖学的研究,以曰王书风力根基,兼攻诸家,尤其在笔法技巧上苦心钻研,融会贯通,颓笔成冢,颇有所悟。与此同时,将古代书法形式与现代审美观念巧妙地结合,走出一条新古典主义之路,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反响。身为女书法家,孙晓云始终将“女红”作为书法艺术的境界,不懈追求,逐渐形成潇洒自然、恬静淡雅、秀敏灵动的艺术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