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骨折的治疗.ppt
皮 肤 牵 引 适用于老年人、小孩 牵引重量要求不高(≤5kg) 牵引时间短( 2-3周) 骨 骼 牵 引 牵引重量要求大,体重的1/7-1/12 牵引时间要求长(8周) 不稳定骨折 肢体血循障碍,如: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合并伤:皮肤、胸腹部、骨盆。 康 复 治 疗 Rehabilitation 定义: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患肢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 早期功能锻炼的理由 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 减少肌萎缩、保持肌肉力量; 防止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和促进骨折愈合; ——是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保证。 分阶段功能锻炼 1.早期阶段:骨折后1~2周内,骨折上、下关节 暂不活动。 ?2.中期阶段:即骨折2周以后,开始进行骨折上、 下关节活动。 ?3.晚期阶段: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 拆除。 思 考 题 该患者的诊断?复位方式? 固定方式?固定的范围? 思 考 题 该患者是否需要重新复位和固定? 下一步治疗方案?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它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康复治疗的基础。早期正确的复位,是骨折愈合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 * * * * Company Logo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骨折的治疗Principles of fracture treatment 复位 骨折治疗的总原则 固定 康复 骨折 复 位 Reduction 定义: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 复 位 标 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 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 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 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 影响者,称功能复位。 功能复位的要求 缩短移位:成人下肢1cm;儿童 2cm以内。 旋转、分离移位: 必须完全矫正 成角移位: 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可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必须完全复位。 侧方移位:横形骨干骨折1/3,干骺端3/4 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 复 位 方 法 切开复位的指征 ? 1.软组织嵌入,影响手法复位; ?2.关节内骨折; ?3.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 ?4.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 ?5.多处骨折。 手法复位的步骤 肌松弛位 解除疼痛 拔伸牵引 对准方向 固 定 Fixation? 定义: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下达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骨折固定的理由 1. 维持复位保障骨折愈合过程的进行; 2. 早期肌肉关节活动; 3. 镇痛、解除肌肉痉挛、防止继发性损伤。 分 类 固定 外固定 内固定 石膏 夹板 外展支架 持续牵引 外固定器 皮肤牵引 骨牵引 石膏托 石膏夹板 石膏管型 石 膏 固 定 夹 板 固 定 优点: 1.良好的塑形 2.坚实固定可靠 优点: 1.进一步矫正移位 2.不超关节固定 缺点: 1.不能适应肢体的 肿胀变化 2.超关节固定 缺点: 与体表不贴服,局部 高压力,皮肤并发症 多 石膏固定的类型 石膏托 石膏夹板 石膏管型 躯干石膏 特殊石膏 石膏固定操作 1. 准备: 物品准备:干净的桌面、石膏绷带、容器和水、石膏剪等 皮肤及伤口部位的准备 人员的准备 石膏固定操作 2.操作步骤: 制作石膏条带(宽度、厚度) 浸泡(时间、季节、温度) 包扎(衬垫、绷带、角度、塑形) 3.术后护理 观察肢端感觉、运动、血供等 牵 引 Company Logo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