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新加坡划理念与借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1 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新加坡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贯穿于城市规划体系的每一阶段,建立了完善的公园绿化规划系统。在各个时期制定不同的绿化目标,不断完善城市的绿化环境。 4 花园城市建设经验 主要的公园绿地专项规划 (1)1991年绿地和水体规划(the Green and Blue Plan) 1991年概念规划规划提出将新加坡发展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为此,规划提出建设一个遍及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串联网络,将24%的土地保留为绿地,其中包含将现有天然森林的82%保留下来。规划将绿地开敞空间系统与河流水系有机联系起来,并采用三个主要策略改善环境: 建设更多的公园;  精心维护自然植被;  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空间。 规划确定了需要发展的6类开敞空间,这6类开敞空间通过公园串联网络相互连接并与滨海地区连接起来,整个公园串联网络计划用20-30年的时间完成 (2)2002年公园、水体规划及个性规划(Parks Water bodies Plan and Identity Plan) 为落实2001年概念规划提出的建设一个充满活力、休闲娱乐、商业繁荣、更多绿地空间的世界城市,政府于2002年完成了公园、水体规划及个性规划。 新建9个公园,扩建6个现状公园,明确每个镇区应有1个10hm2的公园,每个居住区500m范围内应有1个1.5hm2的公园。 规划决定通过公园串联网络连接所有的公园,并规划2015年前由公园串联组成170km的“绿色廊道”,绿化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 公园串联网络不仅串联公园,也可延伸来串联居住邻里社区、新镇中心和体育设施。 串联绿化廊道必须为市民提供通畅的、无缝连接的通行条件,同时兼顾行人优先的原则,充分照顾到老人和残疾人士的需求。 (3) 2003年总体规划的休闲娱乐专题 在2003总规的休闲娱乐专题中,继续围绕2001年概念规划“为市民提供更多的选择”的主题,提出3方面的原则: 尽可能增加开敞空间的可达性; 尽可能长久地保护自然的开敞空间; 尽可能增加公园和休闲娱乐设施。 4.2 水资源保护规划 (1)漏水控制计划 1980 年代,为减少水流失量,公用事业局(PUB)启动了漏水控制计划。公用事业局推广使用优质的水管及配件、水管更新、密集的漏水探测及缩短配水系统漏水的维修时间。水管更新计划包括在1984年至1993年之间更换181公里陈旧、无衬底的铸铁干管及68400条镀锌铁连接管。在10年内(1985-1995),这些努力成功地使水管漏水的数量从1万8085起减至4543起。公用事业局继续在1999年实行一项5年计划,于2004年更换所有超过50年、长约280公里的旧管路。 (2)“省水之家计划” 2003年,公用事业局推出“省水之家计划”,免费提供节水环、省水袋及节水指南等,协助各个家庭节约用水。该计划在水龙头和淋浴器装上节水环和节水阀,可以节约用水量10%。 (3)滨海堤坝——建造集水区  为了扩展集水区,增加水源供应,新加坡开展名为“滨海堤坝”的工程,通过在新加坡河和加冷河建造一个跨海峡堤坝形成一个淡水湖,这将成为新加坡在市区的第一个和最大的集水区。 (4)新生水计划 为避免过度依赖进口水,保证国内水源的持续供应,2003年新加坡生产了称为“新生水”的高质量回收水。新生水已成为新加坡水供多样化计划中的重要部分。到2011年,新加坡希望能达到每日有5500至6500加仑的非食用水及1000加仑的间接食水是来自新生水的目标。到2012年,新生水有望满足15%的需求量。 (5)海水淡化计划 如何合理利用充足的海水资源是新加坡克服资源瓶颈的一个重要出路。新加坡建有专门的海水淡化厂,例如新泉海水淡化厂通过两个输入管道引进海水。2005年,新加坡完成海水淡化计划,每天可提供3000万 吨以上淡水。 4.3 旧城保护规划 配合旅游局的旅游发展规划,推进旧城保护,形成重点风貌区。并通过制度设定,推动个体的某些开发行为来迎合出现的新的市场情况 (旅游业发展)。 现状的物质环境 5 新加坡建设的经验借鉴 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配置土地 1. 有针对性的设立机构,区别供地 政府设立了不同的法定机构来区别供给不同类型的土地。工业用地的供给由JTC负责,政府采用园区体制,往往提供很多优惠条件,如减免水电、税费等来吸引国外投资者和企业的入驻;对于政府组屋则HDB负责,政府给予补贴建设;对于市中心区的用地供给,由URA通过招标或拍卖方式供应,确保土地开发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注入“白色地段”概念,使土地开发更加适应多变的市场经济,有利于最大化土地的利用价值。 园区体制 — 类型多样化 综合型园区。主要是裕廊东部、大士、实龙岗北部,这里同时汇集着各种类型的工业,相对来说较为成

文档评论(0)

139****3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